罗阳执掌沈飞战机年交付量从五架猛增至近百架(3)
矢志航空 铁肩担当
罗阳1978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班级里年龄最小的,也是最活泼的,担任体育委员,排球打得好,学习也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那个“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火热年代,航空报国是当时那一代北航大学生的共同理想信念。
1982年罗阳大学毕业,正赶上国家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大裁军,军费减少,军工行业十分不景气。曾经一度,沈飞的全年飞机生产任务还不足10架,日子很不好过。面对周围人的跳槽下海,罗阳从未动摇“航空报国”信念,坚守在寂寞的航空岗位上,一干就是30年!
从设计飞机到制造飞机,执着的罗阳,终于等来了中国航空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经济建设需求和国防建设需求的双重牵引下,中国航空事业驶上了一条“快车道”。
发展速度有多快?采访中,沈飞集团党委书记谢根华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10年前,沈飞到国外某飞机制造厂参观,感觉到技术差距很大;10年后的今天,他们来到沈飞参观,感觉刚好颠倒过来。
2007年,年富力强的罗阳成为沈飞集团的“掌门人”。上任伊始,罗阳曾这样表白:航空报国是使命、不是口号,沈飞的责任就是国家的责任,我对自己的要求是8个字“恪尽职守,不负重托”。
在罗阳曾经工作过的某研究所采访,记者听到这样一个口号:大干600天,工作时间6·11——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1小时!
由此可见,这些年,罗阳和同事们是以“飞行般速度”履行着航空报国的使命,追赶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