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军区空军高原雷达站官兵雪山之巅过暖冬(图)(2)
从海拔1000多米到5374米,在高度的攀升中,记者一行对比着今昔,体会着常驻高原官兵的感受、心情和使命,捕捉着冬日里的“暖新闻”,于是有了一组——
特殊的“高原反应”
雪线绽“新颜”
1993年5月,刚调到成空的我,幸运地赶上了“甘巴拉英雄雷达站”的典型宣传。登上海拔5374米的世界最高的人控雷达站——甘巴拉阵地。
漫步阵地,突然一名满脸沧桑、略显秃顶的战士出现在我眼前,我迅速举起相机“特写”了他。我当时十分惊讶,一个看似30多岁的战士却是列兵,是不是戴错了军衔?他叫钟世权,19岁,因为脸上长有冻疮且因高原病引起头发脱落,显得特别老相。我心酸且惊叹——他沧桑的脸上却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坚毅的目光让我终生难忘。此照片后取名《十九岁的甘巴拉人——钟世权》,在北京展览时,引起了轰动。
此后,我开始用影像见证甘巴拉的历史变迁。
2012年1月22日大年除夕,我再一次登上甘巴拉阵地采访,这是我第46次登上此阵地。一张熟悉的面孔又出现在我面前:张会桥,这个来自革命老区山东枣庄的小伙儿,是1998年入伍的,四级军士长。自我认识会桥以来,他没什么大变化,只是脸颊更红、额头更黑了些。他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不管啥时候,都是乐呵呵的,只要憨憨一笑,眼睛就眯成一条线。这个已近15年兵龄的“老甘巴拉人”感慨地对我说:“刘记者,您是我们甘巴拉变迁的见证人。现在甘巴拉阵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您又上来过年,再不会像过去那样烤着电炉煮‘甘巴拉一号’(方便面煮午餐肉),如今我们的年饭也十分丰盛,鸡鸭鹅鱼不说了,新鲜的蔬菜也不稀奇……”从张会桥满心欢喜的脸上,我再次读到了“雪域兵心”工程带给雪山阵地的深刻变化。
甘巴拉,真是挡不住的“诱惑”。除了责任,我心里明白,其实那里有我的牵挂,我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