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第十三批护航编队自办《蓝盾快报》
中新网亚丁湾1月22日电 (肖德伦 管磊 王伟)第十三批护航编队黄山舰有一份官兵自办的报纸叫《蓝盾快报》,八开版、彩色印刷、每周一期。别看这张小小的舰报,却是编队精心耕耘的一片思想工作园地,也是深蓝航道中的一方心灵家园,深受护航官兵的喜爱。
官兵兴趣点就是报纸的关注点
今年元月1日,黄山舰停靠沙特阿拉伯吉达港,头天晚上,官兵惊喜地发现新出版的《蓝盾快报》第四版竟然全是关于吉达港的介绍,既有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也有宗教禁忌、安全知识,甚至还有观光、旅游路线推荐。一时间,官兵争相传阅爱不释手。
记者翻看几期《蓝盾快报》,看到很多深受官兵喜爱的专栏:既有刊登常用英语的《英语角》,也有分析海盗动态的《瞭望台》,还有介绍远洋健康知识的《为您服务》。去年底士官选取套改期间,记者看到舰报一版醒目位置刊登了相关信息。
有几期报纸还专门将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的《苦难辉煌》、《走向辉煌》和《浴血荣光》三本书作了介绍和推荐。负责报纸编辑工作的教导员蒋辉告诉记者,这主要是考虑到很多官兵对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剧感兴趣,编辑组决定介绍这三本优秀历史小说。果然,报纸一发到官兵手中,三本书立刻成了抢手货。
“官兵的兴趣点就是报纸选题的切入点。官兵的关注点就是版面安排的重点。”编队政委卓怡新告诉记者,“舰报创刊以来,紧紧围绕官兵感兴趣的话题选稿用稿,使报纸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如今,蓝盾快报不但成为全体护航官兵争相传阅的文化读物,也是编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在护航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家常事”受欢迎“战士体”受热捧
黄山舰理发师郭柏初没想到自己上了舰报的头版新闻。原来,上周编队在靠港休整前安排军容风纪检查,官兵纷纷找他理发。一个双休日时间,他马不停蹄地为近百名官兵理发,累得手都抬不起来。后来,舰上战友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新闻稿。
与小郭一样幸运的还有很多官兵:士官班长姜少政写给儿子的一首小诗,四期士官车晓光一篇《感谢战友》广播稿,特战队员路警生日那天恰好女儿出生满月,战友为他拍的照片、写下的祝福语,都发表在《蓝盾快报》上。拿着那期珍贵的报纸,路警激动地说:“我一定要把这张报纸好好珍藏,带回家送给女儿当作生日礼物”。
为什么这些“家常”小事也能上报纸?黄山舰政委孙榕告诉记者,“海政信息中心每天都打包发送当天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海军》报,国际国内大事官兵通过这些报纸都能看到。创办舰报的初衷就是要通过‘真实记录护航征程,展示基层官兵风采’,办一张官兵喜闻乐见的报纸。”
记者发现,报纸不但刊登的都是官兵身边的小事,每篇文章也是文风朴实自然,篇幅短小精悍,既没有长篇大论,也没有空洞的说教。翻阅各期报纸,大部分作者是基层普通官兵,有的文章甚至是既不像新闻也不像散文的“四不象”,但这些被编辑组称为“战士体”的文章,却更受官兵喜爱。
版面常刊“家常事”,官兵热衷“战士体”。《蓝盾快报》把根深深扎在基层官兵这块肥沃的土壤,报纸越来越受到官兵的喜爱。
人人都有“记者证”个个都是“小编辑”
元月17日,编队举办“我要上春晚”蓝盾歌手选拔赛总决赛。比赛结束后,《蓝盾快报》编辑组一下收到数十份关于此次比赛的新闻稿。经过精心挑选,编辑组最后选用四级士官车晓光的来稿。
“舰上每名护航官兵都是蓝盾快报的编外记者。”蒋辉教导员介绍说,“蓝盾快报创办以来,编辑组通过各种措施积极调动官兵写稿投稿的热情。如今,全体护航官兵都积极争当蓝盾快报的编外记者,编辑组每天都能收到官兵很多来稿。”
护航官兵在为报纸写稿的同时,也积极为办好报纸出点子、提建议。每期报纸一发到官兵手里,大家就围在一起品头论足。
“这张照片,在报纸上刊登我觉得不合适”、“这个地方应该用‘较好’,用‘很好’不太准确”……前不久,新的一期报纸刚发下去,没想到编辑部来了好几名官兵,他们有的指出报纸上的错误,有的为下期报纸出谋划策。
之所以有这么好的办报氛围,是因为办报之初编队领导就一再明确:《蓝盾快报》是全体护航官兵的报纸,人人都有“记者证”,个个都是“小编辑”,大家要群策群力来办好这张报纸。
有了全体官兵的智慧,报纸自然越办越好,不但错误越来越少,与官兵的心也贴得越来越近。同时,报纸印刷数量也越来越多,有几期因为内容精彩深受官兵喜爱,编辑组还临时加印了几次,很多报纸一发到官兵手里,就被偷偷收藏起来了。“这是珍藏一份护航回忆。”
报纸越办越红火,编队的风气越来越和谐,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记者发现,现在,护航官兵闲逛的越来越少,玩摄影的越来越多;吹牛聊天的越来越少,读书写文章的越来越多。操课之余,官兵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看报纸学习、读书写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