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反导提供新战略盾牌 凸显大国理性(图)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1月29日 08:39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美国综合反导系统示意图,中国追赶尚需努力
美国综合反导系统示意图,中国追赶尚需努力

  社评:反导向中国提供新的战略盾牌

  中国27日证实再次成功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在东亚的战略摩擦趋于活跃时,这项成功试验必然导致敏感解读。此外反导试验紧接着运—20首飞,它们的意义难免相互叠加。

  反导就是盾,赤身裸体的防御,还是手握盾牌,当然不一样。中国的反导系统比美国差不多晚起步30年,且没有美国反导系统边设计边拿到战场试验的条件,但好在中国发展反导的技术基础与3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中国有缩小差距的机会。

  反导的打击目标是来袭导弹,只要这项技术成熟了,在固定轨道上一圈圈转的卫星就成了“固定靶子”。因此外界有人把中段反导称为“反卫星”技术,有其一定逻辑。

  中国奉行防御型国防政策,而要防御的范围从陆地扩到海上,再扩到外太空,如果拿被子和床作比喻,中国军力的被子还盖不住床。

  中国国防力量在增长,但需求在同时增长,二者究竟谁增长得更快,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它取决于对手是谁,我们准备以什么态度应对挑战,以及我们对安全系数的要求有多高,我们中长期的战略雄心究竟是什么,等等。

  中国还面临对其他战略性问题的思考和厘清,比如中国的有效国防范围究竟应该是多大,中国的战略报复能力究竟多强才意味着威慑力的牢不可破,中国构建这一切的节奏应该有多快等。历史表明,大国国防弱肯定吃亏,但强了也会吸引来更多敌视甚至遏制,“越强就越安全”未必真的就成立。

  尤其应当指出的是,上述问题并非一成不变,它们都是动态的,而且中国的任何选择都会导致外部的反应,形成中外复杂、多变的互动。

  中国国防形势在不同人眼里可以是截然不同的。那些鼓吹中国完全可以不要航母、不要反导技术的人,和宣扬战争一触即发的人,都能找到根据并自圆其说。

  中国国防在技术装备层面至今仍是“模仿型”的,中国离走到上世纪50年代苏联用人造卫星吓了美国一跳的那一步,似乎还差很远。

  十来年前中国国防的首要任务还是应对台海危机,现在那里消停多了,但岛屿争端热了,美国“重返亚太”了,朝鲜半岛更扑朔迷离了,很难说我们现在究竟更安全了,还是更不安全了。

  中国处在要强未强的门槛期,我们想韬光养晦,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这么大的国家,但常有随波逐流之感,我们控制不了周围环境的安危,也做不到只要不想卷入就绝对不被卷入。

  中国年国防费用已超过1000亿美元,排世界第二,它既“多”又“少”。这是因为中国被夹在美国和亚洲地缘政治之间,我们无法确定当中国经济实力与美国逐渐拉齐时,我们下一步的战略环境究竟能有多和平。

  中国必须在盖保障房、构建全民医保、发展教育之外辟出一笔钱,应对上述我们无法回避的种种战略困惑。即使中国未来一仗不打(我们很希望这样),这笔钱也一分不能少。

  中国不是被友善邻居包围着的小国,这个国家的事情也决不可能是无数小日子的总和。中国崛起客观上触动了现有国际秩序,在影响一些全球性力量的兴衰,我们不可能不因此而承受特殊压力,而国防是支撑我们站住的最关键的骨架。

  有人说中国的军力目前“称霸不足,自卫有余”,这当中的要求是低标准的。中国国防的含义在不断嬗变,主动为更艰巨的国防未雨绸缪,这决非全球化时代的偏执,而恰是大国的理性。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军事频道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