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导“媲美”美国 彰显战略威慑“决心”(2)
大野心:从“奈基—宙斯”到“智能卵石”
美国导弹防御计划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起步,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在“冷战”时期的美苏核对抗阶段,美国相继开发、研制了“奈基—宙斯”系统、“哨兵”系统和“卫兵”系统,以对抗苏联的核攻击。至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之间的核力量形成了“相互确保摧毁”的战略均势,导弹防御系统便成为双方军备竞赛的重点,但当时双方都深感技术上的不甚成熟和经济上的不堪重负。于是,1972年,美苏达成《反弹道导弹条约》,试图通过限制导弹防御系统使双方核战略平衡态势稳定下来。1976年,美国宣称关闭“卫兵”导弹防御系统,却开始了非核弹道导弹防御技术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里根政府上台后,为与苏争夺战略优势,于1983年3月,提出了“战略防御倡议”计划,俗称“星球大战计划”。由于这一计划过于庞杂,耗资惊人,多数技术尚处于实验阶段。1989年,老布什总统就任后,将该计划调整为“有限防御计划”,即“智能卵石”计划。苏联解体后,该计划自然搁浅。
大调整:TMD和NMD合二为一
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后,于1993年5月宣布停止执行“星球大战计划”,取而代之的是“弹道导弹防御”计划。该计划包括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由于对“技术和实用效能”缺乏“足够的信心”,克林顿总统还是于2000年9月宣布,暂不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但克林顿时期,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在东亚地区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美国以朝鲜导弹威胁为名,首先于1994年与韩国达成协议,开始在驻韩美军基地部署“爱国者”导弹。此后,又说服韩国建造用于导弹防御的雷达基地。1998年,美国与日本达成协议,共同研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近年来,随着美日军事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融入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成为日军建设的重要内容。日方称,将在2008年3月底前,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此外,美国一直企图暗中将台湾拉入其导弹防御系统。
布什总统上台后,谋求建立一体化的导弹防御系统,遂将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合二为一,统称导弹防御系统。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本土安全成为当务之急,布什政府乘机加快了研制和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步伐。2001年12月,布什政府宣布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从而为美国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铺平了道路。
2002年12月17日,布什政府宣布将在2004年底以前在阿拉斯加州格里利堡基地部署6枚陆基拦截导弹,在2005年底以前在该基地再部署10枚,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部署4枚,另有20枚“标准—3型”海基拦截导弹将部署在三艘装备有“宙斯盾”系统的军舰上,百余枚空基“高性能爱国者—3型”导弹将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以拦截中短程弹道导弹。
大部署:本土为中心,东亚和欧洲为两翼
据美方称,格里利堡和范登堡空军基地的导弹拦截系统现已开始严密监控、跟踪全球导弹的发射情况及其轨迹,保护美国本土免遭袭击。太平洋总部所辖的“宙斯盾”海上防卫系统也已部署到西太平洋的日本海水域,构成导弹防御系统的海上防线。后续的陆基和海基导弹拦截系统的建设以及导弹预警卫星、预警雷达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的升级更新都在加紧进行之中。
美国军方称,为了提高拦截成功率,必须采取“多层次防御”,即在敌方导弹发射初始阶段、中间飞行阶段和最后阶段地点都部署拦截导弹。为此,美国寻求在欧洲盟国境内部署反导系统的基地。如果美国在波兰和捷克顺利建起拦截基地和雷达基地,其导弹防御系统就基本形成了以美国本土为中心,以东亚和欧洲为两翼的全球部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