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沈阳军区某炮兵团“塞外雷锋班”37年弘扬雷锋精神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2月22日 10:4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2012年,3班战士张春阳为老人理发。李景伟摄
2012年,3班战士张春阳为老人理发。李景伟摄

  超越血缘的爱

  ——记沈阳军区某炮兵团一连三班

  2013年元旦前夕,一个特殊的漫画展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开展。赤峰市松山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美工老师崔玉敏耗时半年,用上千幅漫画记录了“塞外雷锋班”37年不间断学雷锋的业绩,此次画展展出的作品就是从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同时,该中心用“故事可视化”的形式,创作出的10集《塞外雷锋班故事》也剪辑完毕,不日将在互联网上正式播出。

  这个被驻地群众“命名”的“塞外雷锋班”,就是沈阳军区某炮兵团一连三班。

  (一)

  “陈大爷,这是给您的葫芦丝和数码音箱。”2012年12月1日上午,第二天就要退伍返乡的三班战士张春阳和赵晓亮,专程来跟驻地王家店村的陈大爷道别。陈大爷无儿无女,平时喜欢听广播、吹葫芦丝。一见到葫芦丝,他眼睛立马亮起来,当即吹起了一段悠扬的《草原之夜》,原本空寂的老屋,顿时弥漫起温馨的情调。

  “陈大爷,这是数码音箱,既能听广播又能听音乐,给您下载了100多首老歌,啥时想听啥时听!”两位战士边说边教陈大爷如何调广播、如何放音乐。伴随着《敖包相会》的动人旋律,陈大爷情不自禁地打起节拍哼唱起来。

  这样的场景,王家店村的老人们都不陌生,这些穿军装的小伙子就像他们“村里的人”。

  三班与老人的渊源得从37年前说起。

  1976年2月的一天,当时三班正随部队到驻地执行国防施工任务,在路旁救助了一位昏倒的老大爷。后来才知道,老人叫丁富,因承受不了当兵的独生子突发心脏病死亡的噩耗,精神失常了。

  当三班的战士们把丁大爷送回到家时才发现,他家的土坯房四处漏风,锅里已经结满冰碴的红薯白菜汤,仍是丁大爷以后几天的食物……看到这些,战士们落泪了。时任班长王庆和当场向赶来的村支书承诺:丁大爷的生活,以后由我们班照顾。而且,村里再有类似的孤寡老人,我们也会伸出援助之手。

  从此,三班的战士们经常来丁大爷家,买米送面、砍柴担水、修葺房屋、端汤送药,不仅整整照顾了丁大爷12年,还先后帮扶了驻地数十位孤寡老人。

  1988年8月,三班随连队在丹东施工,突然接到丁大爷病危的电报,说老人想最后再看一眼三班的孩子们。可当时任三班班长林长春连夜赶到丁大爷家时,他已去世。丁大娘哭着告诉林长春:“你大爷死前就想见见你们,死时连眼睛都没合上。”

  按当地民俗,下葬时,埋第一锹土的必须是死者的儿子。当时,帮忙的十几名乡亲谁也不肯埋下第一锹土。林长春二话没说,挥起铁铲,为老人埋下了第一锹土,以一个儿子的名义为他送终。围观群众见状说:“别看丁大爷没有儿子,但命好,活着有解放军侍候,死了解放军又给送终。”

  自帮扶丁大爷起至今,37年过去了。37年间,共有268名战士在三班服过役。这268名战士接力照顾了137名孤寡老人。

【编辑:张志刚】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