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代表:军事人才培养必须向实战靠拢
培养更多强军人才——五位来自军队院校人大代表的心声
人才培养必须向实战靠拢
聆听习主席在解放军代表团的重要讲话后,军队人大代表、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政委姜援朝感触最深的是:强军目标不仅为部队建设,也为我军院校发展指明了方向,就是人才培养必须向实战靠拢。
“院校培养的学员政治是否合格,素质是否过硬,作风是否优良,都将直接影响到部队建设。”姜援朝建议,我军各级各类院校应结合学习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总结和改进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联系工作实际,姜援朝查找了院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他说:“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们一些院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但有时过于注重给学员提供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强调人性化管理,对一些规章制度执行时有意无意地做了变通。现在看,这些做法没有处理好宽严关系,没有充分考虑实战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
“从我们学校来说,今后在教学管理中既要关心爱护学员,更要强化磨砺摔打。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各项管理制度,引导学员远离各种不良风气,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另一方面,要结合教学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将学员放到艰苦环境中去锤炼。”姜援朝认为,只有在院校里打牢思想基础和作风基础,学员毕业后才能担负起带兵打仗的重任。
紧贴新质战斗力培养人才
“军队院校是为打仗服务的,必须紧贴新质战斗力培养人才。”军队人大代表、信息工程大学政委王义说,“院校教育要坚持向部队靠拢的办学方向,仗怎么打人才就怎么培养,打仗需要什么素质就重点培养什么素质。”
王义介绍,这几年信息工程大学紧贴部队信息化建设,相继开设了导航工程、网络安全、信息系统集成应用等一批新专业,按照部队需求实施“订单式”培养,与部队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设置,联合组织教学,在培养新质战斗力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王义建议,要采用急用先训和超前培养并举的做法,加大我军信息化建设急需人才的培养力度。一方面,统筹军队院校优质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面向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关键领域,通过常态化集中办班轮训的形式,对部队需要的人才进行“淬火”培养。另一方面,紧贴战斗力发展趋势,前移人才储备起点,依托特色优势学科开设新兴专业实验班,开展“小班化”教学试点,在政策、经费、装备和条件建设上给予重点扶持,为成规模培养新质战斗力人才储备教学科研力量,积累培训经验。
在谈到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时,王义结合信息工程大学人才培养实践建议,要进一步强化学员战斗精神培育,强化实战化训练,在实战化环境中锤炼学员过硬的军事素质。
着力提高学员军事素质
“政治院校的优势在于铸魂育人。”军队人大代表、南京政治学院院长蒋乾麟说,“为了实现习主席在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提出的强军目标,我们要进一步弘扬军魂文化,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的举旗人、献身使命的带兵人,为我军战斗力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人才培养是军队建设的基础性、长期性工程。蒋乾麟认为,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政治院校在发挥传统优势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着力提高学员的军事素质。为此,教学中军事课程的设置,不仅要占到一定比例,而且必须体现现代作战理念。在开展政工教学实践活动时,要主动与部队演习相结合,使政治工作教育融入军事斗争准备之中。
“学士、硕士、博士,首先都是战士!”蒋乾麟介绍,南京政治学院3年前开始在人才培养中突出军事体能要求,学员体能不达标,毕业时将被“一票否决”。他回忆说,第一年实施这一规定时,该校一些研究生离校时就未能拿到毕业证。分配到部队后,他们抓紧训练,在限定时间内、经师以上机关证明其体能达标后,学校才为其补发了毕业证。从那以后,该校学员普遍重视体能训练,形成常态化训练氛围。“我们这样做,就是要让学员明白,政治院校培养的人才也要有过硬的军事素质!”
专题:2013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