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生毕业仅能网站维护 高新技术装备插不上手
兰州军区探索实践国防生“两强化一实践”培养模式—— “准军官”接足“地气”长底气
兰州军区结合国防生素质能力现状和战区特点,从2010年开始,探索实践强化思想政治素质、强化科技信息素质,加强部队实践锻炼,提高第一任职能力的培养模式(简称“两强化一实践”),缩短了国防生的素质短板。近年来,从该战区签约高校毕业的国防生,有1100多名走上营连主官岗位,500多名成为专业技术骨干,230多人获三等功以上奖励,涌现出了扎根神仙湾边防连的十八大代表潘晓宇、被军区授予“人民卫士”荣誉称号的崔志恒等先进典型。
短板究竟“短”在哪里
这些年,一提起国防生就说有“短板”。国防生的素质短板究竟“短”在哪?
兰州战区基层部队大多驻守在边远、高原和少数民族地区,条件艰苦,环境恶劣,辖区边境线长达6800多公里,战备训练和维稳任务非常繁重。据兰州军区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调查统计:从1999年至2004年,因思想基础不牢、怕吃苦和完成不了学业被淘汰的国防生就有134人。
国防生科技信息素质弱。近几年,科技含量高的新型装备陆续列装,兰州军区团以上单位军事综合信息网和政治工作网全部开通。国防生虽然经过4年的学习培养,绝大多数取得了计算机等级证书,具备了一定的科技信息素养,但与迅猛发展的信息化建设不相适应。国防生仅限于能维护管理网站,对更深层次的软件制作,特别是对高新技术装备,往往说不上话,插不上手。
对于第一任职能力,更让基层挠头。普遍存在着不了解不熟悉基层部队,与官兵感情比较淡,不会管兵不会做思想工作,不会组织训练,自身军政素质不过硬,适应和融入部队比较慢等问题。
从表面看是国防生的素质短板,从深层看,是培养不到位和不对路引发的连锁反应。针对这些症结和问题,2010年以来,兰州军区组织签约高校分管领导和选培办同志赴外区学习考察国防生培养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多次深入部队调研。同时,召集签约高校、驻校选培办和用人单位三位一体共同把脉会诊,形成了“两强化一实践”培养模式。当年就组织700余名毕业国防生到10个作战旅团建制连队进行两个月的实践锻炼。
夯实思想根基贯穿全程
强化思想政治素质是关键。军区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指导签约高校和驻校选培办,把理论灌输、日常教育、文化熏陶、实践体验、点滴养成,贯穿国防生培养全过程,持续抓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和我军优良传统教育;组织国防生到延安革命圣地、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和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等8个传统教育基地参观见学;开展走访英模、读书演讲等活动,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具有战区特色的喀喇昆仑精神;结合新生入学、部队实践锻炼和毕业分配等时机,搞好针对性的时事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不断增强国防生的军魂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
灵活多样的形式,扎实有效的载体,使毕业国防生的思想政治基础更加牢靠,献身国防的信念更加坚定。据统计,兰州军区去年毕业国防生入党率达到了75.6%,比上一年增加了3个百分点,毕业国防生100%服从组织分配,96%志愿到驻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工作,46%的国防生被分配到新疆军区作战部队和边防一线。
国防生刘剑威是个商家子弟,原本只想来部队体验生活,干几年就回去子承父业。在某旅参加实践锻炼时,他分在了要求严、训练苦、作风实的邱少云生前所在连,全连官兵“视纪律重于生命”和“不怕苦不怕死的牺牲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教育了他,毕业分配时他强烈要求分到邱少云连当排长。
国防生潘晓宇毕业时主动申请分配到海拔5000多米的神仙湾边防连,扎根雪域高原,爱岗敬业,被军区表彰为“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荣立一等功。他在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强化国防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非常重要,只有把献身国防扎根基层的思想打牢了,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中立得住、干得好。”
“两个强化”衔接递进
这是前不久笔者在基层调研时看到的可喜景象:一些战士电脑出了故障,首先想到的是国防生;训练课件制作,领导点将的是国防生;团里成立新装备训练攻关小组,成员大多数是国防生……
近年来,兰州军区携手签约高校,把强化科技信息素质作为国防生培养的重中之重,贯穿专业学习、军政训练、实践锻炼等各个环节。一方面把高质量完成学业作为硬性标准,确保他们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利用院校和驻地科研资源,鼓励国防生积极参加学术交流、科技创新等活动。先后在7个高科技院所建立国防生见习基地。协调6所签约高校建立了国防生军事阅览室,投入60多万元购置了280种以军事类为主的图书万余册,为国防生学习军事知识、培育军事素养创造了条件。
国防生王新在学校期间就加入了火炮兴趣小组,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他很快研制出“炮管光学校正器”,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据统计,近3年来,兰州军区国防生有247人在全国、全军各类科技大赛中获奖,59人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7篇。
为提高国防生的第一任职能力,他们按照“在校军政训练、基地化集中集训、部队实践锻炼”的步骤制订培养方案,采取轮流担任模拟营连骨干、承担普通大学生军训、开展军政能力素质比武竞赛等活动,使各培养阶段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军政训练和实践锻炼时间累计达到8个月。特别是毕业前3个月,组织国防生到10个作战旅团集中淬火,按照当兵锻炼一个月、代理班长一个月、见习排长一个月的顺序强化实践锻炼,全程参与连队日常教育训练管理和值班值勤等工作,了解掌握管兵带兵和组训方法,实现任职能力的不断升级。
国防生曹东刚到某团见习时,由于成长经历和环境不同,加上文化层次的差异,与官兵谈不来,不愿谈、也不会谈。3个月的朝夕相处,他与官兵建立了信任、增进了感情,从“无话可说”到“无话不说”,深深地融入了兵群里。
某红军团政委周维华无比感慨地说:“国防生今非昔比,思想基础打牢了,胳膊腿练硬了,精气神更足了,何愁不能适应部队!”去年底军区组织国防生考核,军事体能科目100%达标,5000米跑优秀率达到72%。(雷凌峰 王毅 王华)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军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