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原中国海军将领:研究郑和对建海洋强国意义重大(2)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3月28日 08:39 来源:环球网 参与互动(0)

  六、造船产业界。

  当代中国造船业已在世界上名列前三,与日、韩间有前后。两大央企造船集团、五大地方造船集团(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在努力发展造船科技和贸易市场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企业文化。据了解,对郑和及其宝船的研究却缺少联系。南京明代宝船厂遗址挖掘与研究,基本上没有修造船厂建设专家参与或协助研究。南京仿明代郑和宝船的建造工程,也很少引起全国和当地大中船厂的关注。中国古代从八千年前的跨湖桥、河姆渡遗址中的独木舟发源起,中国的舟船与航海科技创造与发明不断创新,包括了与造船结构、推进、操纵性能密切相关的水密隔壁、船艉舵、手摇撸、桨轮、舭龙骨、船用指南针、航海图、舰载火铳等在世界上曾长期领先;高翘船型、彩绘艏艉及帆、蓬、桅、缆装置等别具特色,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这些成就可以说在促进全球海洋文化交流上,并不亚于我国的“四大发明”。但是,造船界与文物界合作挖掘研究、弘扬宣传拟并不够。有学者认为,中国作为大国“崛起”是与众不同的,其实也不够准确。因为,中国做为少有的几个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和科技是一直领先的,而且是统一的大国,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兴衰交替。当代处于一度衰落后的复兴,并不是扩张式的崛起。世界上有的大国是从小到大,靠侵略、殖民、掠夺、扩张起家,有的甚至是从无到有,靠巧取豪夺、战争称霸发家。中国以郑和下西洋和“海上丝瓷茶路”的历史为特征来复兴其大国地位,一如既往地承担对国际社会的责任与义务,是和谐交流、合作发展、共同繁荣。

  史实证明,这种涉及中国发展历史与未来的大事,与中国航海造船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希望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等全国性学会,能被有关部门重视,吸收参与对舟船相关的考古与文物研究领域工作的领导协调;而学会自身也应当更加主动地组织有关学者加强以郑和研究为切入点的船史研究学术活动,把工程技术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结合起来,并且把历史与现实密切结合地开展研究探讨。

  经交通运输部下达文件,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发函祝贺的“南京仿明郑和宝船工程”,从2005年中已筹建中国与新加坡的合资公司,到2009年开始建造,2012年末已完成船体结构框架。这是有历史学术考证依据、有传承传统中华木帆船技艺建造的“准历史文化遗产建筑工程”;是由现代造船科技指导、采用现代工业文明管理,确保造船质量与航海安全的复仿古代舟船建造工程;也是具有国际文化经济交流潜力的造船技术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重大历史美术创作工程。这是外商与南京地方政府和民营企业对郑和研究与纪念的重大贡献。有待造船界领导、专家、企业家们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并及早探讨如何持续地予以维护和发挥其作用。还要赋予她用航海实证任务来探讨六百年前中国造船科技水平的历史真貌,为树立郑和不仅是伟大的外交家和航海家,也是出色的造船家(组织领导者)的全面形象而努力。

  七、美术界。

  交通运输部委托大连海事大学、海洋出版社组织研编《中国航海史基础文献汇编》多卷本中的第六卷是“图画卷”,执行主编单位是北京郑和与海洋文化研究会。该会理事和会员们深感意义重大,任务光荣,困难很多,压力颇深。为此,大家将之“图画卷”爱称为《中国海史画大典》,正在努力实施。在“中国2012郑和论坛”上已有专文发表,请求各界支持。2009年,由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等组织的庆祝建国60周年的“鸦片战争以来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是一个成功的美术工程,惟独欠缺海洋历史美术作品;2012年由全国文联举办中华文明历史(从上古至鸦片战争前)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提前颁布体现陆海统筹的选题方案,对推动海洋美术创作,体现中国迈向海洋强国与文化强国,是一大进步。希望有名的和画家们借助郑和研究的深入,为落实这项工程,切实抓紧组织有关海洋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希望美术界要牵头,而各涉海部门要支持、协助安排画家们到海上、到河上、到船上去创作,为画家们创作有灵感、有气势的作品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八、文化演艺、民俗界。

  以郑和下西洋为题材的话剧、京剧、交响乐、电视连续剧、小说、剧本……在大陆、港台都有不少创作,似乎还没有形成享誉全国、走向世界的伟大作品,某些故事情节还有雷同或有争议。怎么办呢?继续由之自流发展,还是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梳理不同题材内涵,采用不同艺术表现形式来创作出赶上时代需要,又能长久传承的伟大作品呢?!

  近来,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创意用“郑和宝船”作为影片的主题,在这类题材中独树一帜,颇有新意。我们祝贺“郑和宝船”影片能有所突破,并取得成功。而香港影视界则酝酿以郑和下西洋的主题拍成超越好莱坞的大片,更是雄心壮志,需要有真实的历史遗迹、复原仿造的传统船队来支撑,更需要有高明的编剧和导演、演员班子。中央电视台从2012年12月3日晚起开播的神话版电视连续剧《妈祖》,是与郑和研究相关联的民俗题材的海洋传说,在演艺界夺了先声,我希望会有好评,并继续创作出更加优化、深化的作品。

  联系到中国和有关国家联手兴办“孔子学院”,坚持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基础建设,如果把郑和作为典型的中华海洋文化元素加以渗透、融合,是否会更好地引起世界的关注呢?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