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陷“化学武器”口水仗 联合国派调查组介入(2)
叙武库触动“西方式布局”
在上月19日的叙利亚冲突之中,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则否认使用化学武器,并指责政府军在交火中使用了含有化学物质的火箭弹。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已正式宣布,联合国将对叙利亚是否使用化学武器进行调查。
早在去年7月24日,叙利亚政府承认叙拥有化学武器,警告称将在遭遇外国势力武力打击情况下动用,但不会针对平民。此消息一出,国际社会反应激烈,美国五角大楼严厉警告叙利亚称,不能逾越红线,否则后果自负。
至今,美国和北约依然拒绝对反对派进行军事援助,但是其炒作的“巴沙尔或使用化学武器”已在舆论层面帮助了反对派。谈及西方实施“舆论战”的目的,宋忠平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叙利亚确实拥有大量神经性化学武器,如沙林、芥子气等。西方国家担心化学武器库在内战中落入到基地组织或其他恐怖分子手中,以致于对叙利亚民众、政府军乃至反对派带来极大威胁。一旦发生这类恐怖袭击,会让“西方式布局”陷入失控状态。
另一方面,未来不排除西方国家会武力干涉叙利亚危机。然而,干预的结果难以预料。西方国家担心自己武力介入会遭到叙利亚政府军的化学武器抵抗,造成国际干预部队和反对派的重大伤亡。毕竟叙利亚曾高调宣布拥有化学武器,并警告将在遭遇外国势力武力打击情况下动用。这也就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决定武力干涉叙利亚问题时不得不三思而行。
1993年1月13日,国际社会缔结了《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简称《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是第一个全面禁止、彻底销毁一整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具有严格核查机制的国际军控条约。在现代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会受到国际公约的限制和舆论的谴责。有分析称,在叙利亚战争中,被称为“无声杀手”的化学武器,将和核武器的作用一样——威慑性大于实际功用。
对此,宋忠平认为化学武器的最大意义还在于威慑力而非实际意义,毕竟这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维护一些国家安全的“看家宝”。研制核武器需要很高的技术能力和雄厚的资金支持,小国家、弱国家、穷国家都无力承担,但化学武器的得到可以有很多非常渠道,甚至可以从国际市场上直接“买到”,这就让该类武器成为“廉价、易得”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现在叙利亚政府军一样将化学武器作为抵御外敌入侵的“杀手锏”来警告国际社会勿轻举妄动。
厦门大学教授范鸿达认为,化学武器从功效上说会对敌人形成致命的杀伤力,以往的战争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在现代战争中,一旦某一国领导人下令使用化学武器,他将失去道义的支持,其政权合法性会受到质疑。叙利亚领导人巴沙尔是经过现代西方教育的政治人物,他很清楚使用化学武器的后果。所以叙利亚政府宣称拥有化学武器更多想展示威慑力,不到迫不得已,叙利亚政府不会使用这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