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红军干部团:浴血长征路的“御林军”(4)
飞渡金沙江
金沙江由青藏高原飞流直下,穿越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奔腾千里注入岷江,成为横在中央红军面前的又一道天险。
29日当天,中央红军兵分左、中、右3个纵队向北并进,分头抢占金沙江之龙街渡、皎平渡和洪门渡。
由军委纵队和红五军团组成的中纵队,负责夺取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最北端的皎平渡。占领皎平渡比占领龙街渡和洪门渡的意义更重大,直接关系到党中央和中革军委能否渡江脱险。
自打撤离中央苏区以来,红五军团始终为全军殿后,损失甚重。此时虽然番号没变,实际上只有3个团的兵力,正与尾追而至的敌10个团激战,掩护主力渡江。因而,中纵队抢占皎平渡,能用上的部队也只有干部团了。
由于此战事关党和红军的生死存亡,中革军委非常重视。5月1日上午,周恩来亲自从翠华乡界牌村赶到干部团驻地,当面向陈赓和宋任穷交代任务,说:你们务必于4号上午赶到皎平渡,架桥或找到渡船;军委派总参谋长刘伯承同志担任渡江先遣司令,带军委工兵连和一部电台随干部团先遣营行动。
接着,党中央总书记张闻天又带着两个警卫员赶到干部团,亲自做战前动员。他指出:渡过金沙江对实现党中央北进战略方针,具有决定意义。他鼓励干部团发扬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不怕疲劳,争取时间,迅速抢占渡口,以保障全军安全过江,胜利北上。
5月2日清晨,干部团整装出发。刘伯承和宋任穷率三营先行,陈赓率团主力随后跟进,经山仓街、海龙塘、石板河,直指皎平渡。
当天,干部团顶着火辣辣的大太阳,在野草丛生、乱石嶙峋的山间走了60多公里。晚上,部队就在一片小树林里露营,睡到半夜爬起来,又以急行军的速度接着走。
本来,干部团各营营长、政委以上干部都配有马匹。然而,这一路上,十几匹马都用来驮伤病员了,连刘伯承也和大家一样徒步行进。每个人都在和闷热、饥渴、疲惫做搏斗,生理承受力都绷到了极限,队伍里一片呼哧呼哧的急促喘气声。
在一营的行进队伍里,一个走在丁秋生身后的战士拖着哭腔说:“政委,我胸闷得像要炸裂了。”
丁秋生说:“我也胸闷。”
那战士说:“我要走死了。”
丁秋生严肃地告诉他:“你不一定会走死。但如果你不往前走,敌人肯定会追上来把你打死。”说罢,他转身拽下了那战士身上的米袋,背在自己的背上。
背上多了这么个两三斤重的米袋,丁秋生顿时感到额头虚汗流得更欢了,穿过眉宇直往眼里淌。他觉得脑袋一阵阵晕眩,但两条腿仍在机械地快速运动着。忽然,他一脚踏空,掉进一个长满剑茅的沟裂里,这时他才发现原来天已经黑了。
也就在这时,前面传来通报:还有30公里就到江边了。
丁秋生精神为之一振,扭脸朝身后的一营队伍用力喊了一嗓子:“快到了,同志们再加把油啊!”
果然,摸黑又走了将近一小时后,他听见远处传来江峡中那闷雷般的涛声,还隐隐看见星空下那一弯如带的银灰色江水。
这时前面传来命令:就地做饭休息。
此刻,先遣营前卫连在皎平渡江边找到两条小船,随后偷渡过江,消灭了对岸厘金局里的几十个民团团丁,又击溃刚刚开来扼守渡口的一营敌军,未伤一兵一卒,夺取并控制住两岸渡口。
靠这两条木船,先遣营不顾疲劳分批抢渡,连夜登陆金沙江北岸;然后沿江向两侧派出警戒部队,继续搜寻船只。
至此,这支中央红军精锐团队,创造了两天连续急行军140公里无一人掉队的奇迹,比军委规定的时间提前一天完成抢占金沙江南北渡口的任务。
第二天一早,陈赓接到刘伯承转来的军委电报,令干部团主力即刻出发渡江,占领通安州,消灭四川西昌、会理方向可能来犯之敌,掩护中央直属部队和红五军团渡江。
干部团主力赶到皎平渡时,先遣营已搜罗到6条船,刘伯承亲自指挥分批渡江。
等候渡江时,宋任穷告诉走在身边的丁秋生:“昨天刘总参谋长很兴奋地对我说:‘同志们今天走的这个路程是160里。这样难走的山路,又是黑夜,人一天怎么能走这样的160里呐?可是,我们走到了,不仅走到了,还过了一条江,打了一个胜仗,消灭了敌人!你说说,我们靠的是什么?’我说,主要靠同志们高度的政治觉悟,靠毛主席的正确路线,靠人民群众帮助。你说是吧?”
丁秋生连连点头:“政委你说得很对,没有这些根本办不到。”
后来丁秋生才知道,他们干部团日行80公里,只是平了红四团突破敌第三道封锁线后奔袭道州和红五团从遵义老鸦山追敌至乌江大渡口的记录。
仅仅20多天之后,这三个奇迹般的日行军速度,又被红四团在泸定桥头给打破了。
中午时分,干部团主力全部渡过金沙江。过江后,干部团一刻不敢耽搁,留下三营警戒渡口,主力立即沿着盘旋陡峭的山道向通安州攀援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