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次加强关岛力量 将其转为攻击性军事基地
随着美国全力强化关岛的军事功能,以期实现对亚太热点地区的“快速反应”,这个位于西太平洋的岛屿越来越受到关注。
事实上,如果仔细研究关岛过去百余年的历史,就会发现多场热战和冷战改变着关岛的命运,同时也映衬出几个大国的兴衰。
赶走“穷光蛋”
19世纪末,靠着工业革命和推进“排他性”门罗主义壮大起来的美国急于向海外扩张,却发现全球最有价值的殖民地都早已被瓜分。美国看准国力日衰的西班牙军备废弛,决心向其下手,夺取它在美国家门口的几块殖民地。
1898年4月,美国借口本国“缅因”号战列舰在西占港口哈瓦那被蓄意击沉,向西班牙宣战。5月,美国亚洲舰队司令乔治·杜威率领多艘铁甲舰从香港出发,在菲律宾甲米地港外轻取西班牙殖民舰队,仅以1人负伤的代价毙伤380余名西班牙军人,西班牙被迫将菲律宾让给美国。但从美国本土到菲律宾距离遥远,为了获取中途补给基地,西属关岛也被列入割让条款,美国从此获得通往亚洲的重要跳板。7月,美国4艘巡洋舰驶往马尼拉,经停关岛,首次在岛上插上美国国旗。
美日血战夺岛
一战后,随着战败的德国将其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拱手让出,日本继承了德国在远东和太平洋方向的大部分“遗产”。美国感受到强烈威胁,于是暗中强化关岛防御。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几乎全歼美国太平洋舰队。1942年初,关岛陷落,日本以此为跳板,构筑起针对美国的防御圈。之后,依靠强大的综合国力,美军在太平洋战区的局势逐步改观。
1944年7月,美军收复关岛的战役打响,这一战打得异常艰辛。按照计划,美军决定从阿普拉港北部和南部分两路进军。在南部,美军第一天就遭到日军炮兵的猛烈抵抗。激战中,美军伤亡惨重,横尸遍野。第二天夜里,战斗出现转机。日军为了提高士气,允许士兵喝了很多酒。很多日军士兵借酒劲盲目冲锋,冲进了美军的炮击区域,被炸得血肉横飞。在北部,双方为了争夺阿普拉港在丛林中和沙滩上厮杀冲锋。当一切趋于沉寂后,日军在沙滩上留下3500具尸体。两周后,美军终于再次控制关岛。
从没落到重生
二战后,美苏为争夺霸权展开冷战。作为联系朝鲜半岛、日本诸岛和东南亚各国的重要枢纽,美国充分利用关岛,积极在此部署针对苏联的防线。美军除了在岛上建有阿普拉海军基地、安德森空军基地和阿加尼亚海军航空港三大军事基地外,还设有大型地面通信控制站。此外,这里还吸引了美国“海豹”突击队和情报机构入驻。
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关岛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它在集结兵力、运送弹药物资、进行远程轰炸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经济危机和深陷越战泥潭,美国已无力在全球范围与苏联竞争,美国的全球战略不得不从扩张转向收缩。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访问东南亚国家途中,在关岛军事基地逗留,提出了著名的“关岛主义”。他指出,越战以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角色需要转换,需要敦促亚太地区的伙伴国家自身担负起防卫国家安全的义务。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美国调整军事扩张战略,关闭了一些军事基地,也削减了在关岛的军事部署。1995年,美国曾一度关闭岛上的阿加尼亚海军航空站,并减少军事活动。现在,随着美国推行“重返亚太”战略,美军再次加强关岛基地的军事力量,并力图将其由过去的防御性军事基地转变为攻击性军事基地。 (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