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赴南极考察:海军打捞救生船动力坏一半
1984年,挺进南极(下)
1984年11月25日凌晨,刚驶出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的“J121”船主机舱里传出“咔”的一声巨响,右主机第一缸活塞冷却管支架断了,连接支架的一根水拉管也被折成两截,危急关头,编队大胆尝试封缸运行,获得成功。
12月23日23时,考察编队顺利通过素有“航海家坟墓”之称的德雷克海峡。12月26日,考察编队胜利抵达南极乔治王岛民防港。1985年2月15日,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胜利建成。
大胆决断走出困境
刘华清深知,308名海军官兵和他们乘驾的“J121”远洋打捞救生船将开创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新航程,同时也将经受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然而,令刘华清意外的是,致命的危机会来得这么快、这么大。
1984年11月25日凌晨,刚驶出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的J121船主机舱里传出“咔”的一声巨响,右主机第一缸活塞冷却管支架断了,连接支架的一根水拉管也被折成两截,随着主活塞的强大推力,支架被卷进曲油箱内,冷却水顺着破裂的管口成伞状猛烈地向外喷射。
突发的重大故障让所有人惊悸不已:断裂的冷却管支架根本无法修复,船上又没有更换备件。而破损的支架如果不更换,主机就是一堆无法继续运转的废铁!此刻,从上海到乌斯怀亚港1.1万多海里的航程才刚刚走过1/6,仅靠左主机“一条腿”航行速度太慢,会严重影响南极科考建站计划。如果顺途临时停靠外国港口抢修,到达最近的关岛也得航行两天时间,而且必须通过外交途径交涉,最终能否修复还不得而知。返航上海修理,来回至少得半个月,很可能意味着首航南极行程告吹。
进退维谷之际,“J121”船机电长徐兆富提出一个人民海军航海史上未有先例的大胆设想:封闭右主机第一缸,用其余8个缸继续航行。“封缸运行,确实存在风险。但就是冒再大的风险,也得把船开到南极去!”在指挥组紧急会议上,编队副总指挥赵国臣果断拍板,“电告海军,请示封缸航行!”
刘华清批准了封缸航行方案,并下令有关部门紧急筹措配件,赶在编队抵达乌斯怀亚港之前发运至阿根廷。5小时后,赵国臣再次从太平洋向北京报告:“封缸成功,右主机运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