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首赴南极考察:海军打捞救生船动力坏一半(2)

2013年05月22日 10:18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参与互动(0)

  南极建站终完成

  刘华清时刻关注着编队的航程:1984年12月1日,编队驶过赤道,进入南半球;12月4日,编队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西半球;12月19日,编队抵达阿根廷乌斯怀亚港。

  刘华清闻讯,亲自签署了海军与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国家海洋局联名致考察编队的慰问电。12月23日23时,考察编队驶离阿根廷乌斯怀亚港,顺利通过素有“航海家坟墓”之称的德雷克海峡。12月26日,“向阳红10”号远洋科学考察船与“J121”远洋打捞救生船,经过32天的航行,跨越1.1万海里漫漫航程,胜利抵达南极乔治王岛民防港。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南极洲夏季。此时,在乔治王岛,太阳每天晚上10点钟以后才极不情愿地溜下山峦,但过不了两个时辰,凌晨一两点钟又冉冉升起来。仰望天际,哪是朝霞,哪是晚霞,很难分清,即便是在没有太阳的午夜时分,天空依然是白蒙蒙的。“白夜”,这就是世人对南极之夜的形象称谓。

  为赶在南极夏季结束之前完成建站和科考任务,海军指挥组抽派100名身强力壮的海军官兵,协助科考队员,把500多吨物资抢运上岛,仅用45天时间,就建起360平方米的两栋考察用房和四栋辅助用房,架设了4座20米高的通信铁塔,修建了一个气象站和一座简易码头。

  1985年1月22日15时38分,刘华清在海军通信值班室与相隔万里之遥的编队副总指挥赵国臣成功通话。《解放军报》随后以《我海军超长波信息已能覆盖全球》为题,对海军通信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予以公开披露。报道称,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综合性大型通信枢纽工程——海军超长波台,出色完成了对潜艇、远航水面舰艇编队的通信联络任务,在我国发射洲际导弹、通信卫星等尖端科学实验中,传递信息及时准确,特别是在南极科考中,沟通了1.8万多公里的通信联络,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全球通信能力。

  2月15日,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胜利建成。在不到一个月前,这里还是乱石遍地的荒野,如今已变成一座房屋幢幢、道路纵横、铁塔耸立的“科学新城”。放眼望去,水域开阔的长城湾内,一座20多米长的码头从岸边伸向海面;岸边滩涂上,是一个用沙石轧成的简易机场,直升机可以在此自由起降;码头西侧,并排坐落着两栋长方形橘红色楼房——长城站科考实验楼;主楼前平展的广场上,高高矗立着一根银白色旗杆,旗杆底座四周建有铁索护栏;旗杆左侧安放着一尊3米高的大铁锚,锚杆上镶嵌着一行闪光的大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308名官兵首次赴南极纪念”;旗杆右侧一块巨大的岩石上,镌刻着“长城站”3个耀眼的朱红色大字;科考楼北面,是外观大小与主楼相似的一栋宿舍楼;宿舍楼东边,建有发电机房;长城站气象观测场则坐落在宿舍楼东面的开阔地上。

  2月20日,农历正月初一。在中华民族传统佳节里,南极长城站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武衡、海军副司令员杨国宇、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钱志宏率领慰问团,与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魏宝善和夫人、中国驻智利大使唐海光和夫人一起,专程飞抵南极乔治王岛参加庆典。智利、阿根廷、苏联、波兰、巴西等国驻南极考察站的站长和科学家们,也应邀出席典礼。

  上午10时整,长城站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广场上,军容严整的海军官兵和英姿焕发的考察队员列队肃立,主席台上中外来宾全体起立,伴随着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南极长城科学考察站首任站长郭琨和两名科考队员,把一面鲜艳的国旗升上南极上空。

  加入“南极俱乐部”

  1985年2月26日清晨,“J121”远洋打捞救生船从乔治王岛民防湾锚地起锚,踏上返回祖国的航程。历时142天,往返航程2.3万海里,在圆满完成航渡、装载、建站、顺访及实习等任务后,于4月10日上午安全返回上海港。

  1985年3月11日,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正式接纳中国南极长城站气象站为世界气象观测站。

  1985年5月6日下午,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召开首次南极考察庆功授奖大会。5月9日,海军直属机关举行南极考察事迹报告会,宣布海军党委《关于向海军参加南极考察的指战员学习的决定》。刘华清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308名海军官兵英勇奋斗、团结协作、为国增光的革命精神,要求海军部队发扬南极考察精神,加速海军现代化建设。

  1985年10月7日,在《南极条约》协商国第十三届会议上,16国代表一致同意接纳中国为《南极条约》协商成员国,从此中国在南极事务中拥有了表决权。1986年6月,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成为南极科考国际俱乐部的一员。(施昌学)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