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防卫省智库:中国军费2030年将是日本12倍(3)
侵华史只有极少资料
在采访中,负责回答问题的增田雅之一再强调他所说的只代表自己对相关问题的见解,不能代表防卫研究所,更不能代表日本政界。这种“撇清”是一种严谨,却令《环球时报》记者对这座智库的全貌更加好奇。当记者向地域研究部片原荣一部长提出是否可以参观时,他犹豫了一下,接着建议我们去战史资料馆“看看”,具体意思是只许看,不许拍照,不能和馆中人员交流。
从双方交流的会议室,到寂静无声的资料馆,记者的思绪从当前的中日热点、焦点问题顿时转变到“日本大东亚战争”的尘封历史中。作为一个日常生活中家家“手账(记录日程等的笔记)”不离身的民族,对战史的记载自然浩如烟海,但作为二战战败国,当时的日本政府销毁了90%的战史资料,剩下的都存在防卫研究所的这座资料馆里了。记者看到,这座看上去不到200平方米的资料馆更像一个北京的区级图书室,馆中间8张大桌配备32把椅子,这已经是来此现场参阅学者的最大容量。大桌两侧靠墙摆设的是两组“药匣子”式编目卡抽屉,抽屉旁的战史陈列柜则是日本二战时期在各个战场的史料汇集。记者一眼从数百册史料集中看到了“支那军”三个字,抽出来看,这本史料还不到现代汉语词典1/3的厚度。日本侵华史只有这区区笔墨?记者这个疑问在“保持肃静”的要求下没有说出来。
环顾整个资料馆,记者突然发现一面墙上悬挂着山本五十六手书的几个汉字“常在战场”。记者终于忍不住惊讶地问片原部长,他只是扶了扶眼镜,也充满惊讶地看了一下。他似乎是刚发现这几个字,嘴巴张了几下,但最终没有说话。
走出资料馆,为我们这些中国记者送行的日本防卫研究所几个人似乎长舒了一口气,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和记者唠起了家常,在这种气氛下,再追问什么似乎不合时宜。(邹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