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毛泽东“研究战争”与信息化建军作战
原题:毛泽东与“如何研究战争”——兼及对我军探索信息化建军与作战规律的几点思考
[摘要]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其表现形式是策略、战略战术等方面的创新,而实质则是研究战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突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出了“如何研究战争”的重要方法,对党在十年间所累积的战斗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一年后,他所写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则从哲学角度将“如何研究战争”的理论系统化和抽象化。毛泽东对“如何研究战争”的论述,有助于拨开人们军事理论研究中的“思维迷雾”,确立正确的军事理论研究思路,有助于推动人们对信息化战争的本质及内在规律进行深入思考,找准影响制约我军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为我军在未来激烈的敌我对抗中创造“克敌制胜”新战法奠定了理论基石。
从以往的传统战争方式发展到今天的信息化战争,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如何将传统军事理论与现实战争相结合,逐渐成为我们集中关注的重大问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军队的武器装备、编制体制、指挥方式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革。对此,我们既要坚持党在革命战争中创造出来的经典革命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更要积极认真面对当前世界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战争,以寻求新的理论对策。不管时代条件怎样变化,如何研究战争,即方法论问题始终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 土地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与毛泽东关于“如何研究战争”命题的提出
毛泽东在早期的革命战争中对如何研究战争已有一定的思考,他在1934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桥或船”的问题,指出在革命战争中,“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1936年红军东征进入山西后,中央政治局于3月下旬在晋西召开会议,在讨论军事战略方针时,毛泽东与李德的意见针锋相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会议最后作出战略决定由毛泽东写的决定。(参见《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54页。)于是,毛泽东在系统总结十年以来军事斗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写出了著名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毛泽东并没有首先指出我军应该采取的正确的策略和战略、战术是什么,而是把第一章的标题醒目地列为“如何研究战争”,并在这一章的结尾着重指出,“以上是我们的方法”(参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83页。)。经历了十年革命战争,毛泽东不仅对革命道路、建军原则、战略战术等理论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思考,还对革命战争中出现的错误路线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正确观点与错误观点反复交锋,错误观点的认识论根源在哪里?一度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正确的革命理论为什么会被质疑和指责?这些质疑和指责的理论依据又是什么?被战争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理论为什么会误导一些红军干部?这些问题促使毛泽东进行深入思考。
在党内曾一度占统治地位的“左”倾思想和消极防御的军事路线,不仅对革命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对红军的战略战术造成了严重影响。遵义会议虽然使错误的军事路线得到基本纠正,但并没有在全党全军的思想上得以彻底解决。在毛泽东看来,如果研究战争的方法不对头,考虑、处理具体战争问题的思路就会偏向。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具体的战争问题上花费再大的功夫,也难以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不可能正确地指导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