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揭秘北斗青年科研团队:打造中国人的“千里眼”

2013年06月14日 15: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揭秘北斗青年科研团队:打造中国人的“千里眼”
    国防科技大学北斗青年科研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却成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国家队主力军。 何书远 摄
高性能导航接收机。 葛林楠 摄

  中新网长沙6月14日电 题:国防科大北斗青年科研团队:打造中国人的“千里眼”

  作者 葛林楠 谭芳

  1983年提出导航定位设想,1994年全面启动北斗导航系统研制,2012年底14颗卫星覆盖亚太,2020年将建成30多颗卫星、覆盖全球的大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在一代代北斗人的奋战征程上,有这样一个年轻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却成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国家队主力军;从一个三人的课题组,到如今成长为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导航技术方向专家组组长单位;18年来,他们从诸强逐鹿北斗的“观察员”,成长为国内唯一同时担任系统核心体制、卫星关键载荷、运控主体、测试设备研制任务的单位。

  他们就是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北斗青年科研团队。

  拥有“千里眼”是中华民族的千年传说,更是一直未能实现的千年期盼。

  1994年,美国在全球首先建成GPS卫星定位系统,打开电脑,地球上任何角落难逃“法眼”;开启导航,就能轻松体验“人在路上走,踪于图中游”。

  “千里眼”被美国GPS提前实现,让国防科大几位年轻人内心深受震撼,决心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千里眼”!

  他们开始密切跟踪国际先进导航技术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这群矢志于导航领域的国防科大人,很快融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

  上世纪90年代初,卫星与地面站的信号接收与传输技术10年攻关未果。刚满而立之年、时任该校电子技术系总工、现任副校长的庄钊文教授带领几位青年博士临危受命,展开了他们18年北斗征程的“排星布阵”。

  18年斗转星移,18年艰辛付出,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导航技术的国家,该团队突破北斗一号地面中心站关键技术瓶颈,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北斗一号手持用户机系列,到今天成为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主力军之一,为覆盖亚太地区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开通做出了突出贡献。

  18年前,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遇到一大技术瓶颈,亟待突破。3位平均年龄不到26岁的在读博士生王飞雪、雍少为和欧钢,在导师庄钊文教授的指导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他们将这份旨在解决信号传输与接收难题的“全数字化快速捕获信号与接收技术方案”呈给了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奠基人之一、中科院陈芳允院士。

  当时,虽然数字技术刚初露峥嵘,但他们却敏锐地发现数字技术的星火燎原之势。

  半年后,他们带着一笔4万元鼓励尝试经费和一台当时较先进的台式计算机回到了学校。

  没有实验场地,他们找学院借资料室;没有设备,他们找各课题组东挪西凑。就这样,在庄钊文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三名博士生干得热火朝天,孵化了该团队的雏形。

  3年过后,北京星地对接现场。当看到显示器上脉冲闪闪、捕捉信号成功的那一幕,在场20多位这一领域的专家无论如何不敢相信:10年来未能解决的瓶颈技术,竟被他们仅用3年完美破解。他们的成果,一举打破了国外在这这一核心技术上的封锁与垄断,为中国拥有自主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承载了该技术的“北斗一号”全数字快捕与信号接收系统已“零故障”连续安全运行了十余年。

  “追逐‘北斗梦’,首先要勇于追求卓越!”采访中,王飞雪主任这样说。

  2007年,中国一颗北斗卫星在试运行过程中,受到强烈干扰,导致信号传输中断。专家分析原因,认为复杂电磁环境是“罪魁祸首”。如3个月内不能解决问题,即将组网的数十颗卫星发射将无限期推迟,已发射的卫星将无法使用,情况危急!

  面对复杂电磁环境“瘟疫”,多数国内同行倾向“躲”,认为技术难度小、耗时短,比较稳妥。但如此一来,工程改造也需2年时间,国家还要承受数亿资金损失,且电磁环境稍有变化,卫星就要“躲”个没完,治标不治本;如果“抗”,相当于给卫星注入“抗体”,耗费资金少,治标治本,但技术难度大,耗时长,风险高。

  “3个月内,我们一定拿出解决方案!”团队向上级立下了军令状。

  他们展开了与时间的赛跑。庄钊文教授亲自挂帅,团队集合了所有专业组的精英人员开展攻关。在最紧张的08年的3月份,所有人员几乎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实验室度过。不到3个月,他们研制出具有强大抗干扰能力的卫星载荷,甚至还做了诸如修正航天指标数据等“份外事”。

  2006年,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已成功运行多年,面临卫星和地面设备的更新换代。不少人主张按部就班地更换新设备即可,但王飞雪敏锐地捕捉到关于升级的关键信息,果断判断这是一次导航系统体制升级的绝佳机会。

  机不可失,即便创新的空间再狭小,也要奋力一搏。在他的鼓励和指导下,大家勇敢接受挑战,提出了一套信号体制与主动抗干扰相结合的方案。

  别看这个小小改动,它带来的却是整个导航系统效能的一次大的飞跃:所有北斗位置报告终端设备功耗降低一半,系统抗干扰性能大幅度提升。

  中科院院士、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这样评价国防科大北斗青年科研团队:“你们是李云龙式的团队,敢于亮剑,亮剑必胜!”

  “逐梦北斗,最初我们只有3名博士,现在,我们已是包括4名国家级专家的240余人的专业团队。无论队伍大小,团队作战的‘聚变效应’让我们有勇气无往不胜!”国防科大北斗人如是说。

  2008年的夏天,北京卫星定位总站正在紧张建设。物理环境恶劣,但时间不等人。一群卷着裤腿、手拿起子,卖力地敲敲打打、拧螺丝钉的“民工”正在紧张施工。谁能想到,他们竟然是中国卫星导航技术领域的国防科大专家教授们?!

  由于工程量巨大,工作人员的调度十分紧张。此时,在机房里搞科研已是其次任务,重中之重是搞好工程建设。

  为此,他们身先士卒、赤膊上阵,干起了最底层的体力活:有的合力抬起数百斤重的机柜,有的装灯具、剪导管、贴标签……一位北京合作单位的领导前来拜访该团队的孙广富教授,竟在热火朝天的劳动大军中花了近10分钟才找到,不禁感慨地说:“这样的团队,还能有什么事干不成?”

  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便携式北斗用户机;设计了北斗系统核心的军用信号;承担了北斗系统某核心模块95%的研制任务;研制了60套关键卫星载荷;承担了北斗系统建设30%以上的地面任务量……(完)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