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读国民党军碉堡“围剿”红军战略(4)
国民党军强化苏区北部的碉堡封锁
1933年11月20日,驻福建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等人发动“福建事变”,实行联共反蒋抗日政策,同红军签订了停战协定。蒋介石调集了11个师组成入闽军,进攻第十九路军。此时,地处闽赣地区交界处的黎川成为十九路军与红军的最重要的联系通道,位置越发重要。
为防止红军主力入闽,蒋介石继续向第三路军下达指示,在黎川占领区内大修碉堡,命令薛岳率第十四、第九十四师,于黎川和资溪的熊村—湖坊—石峡一线筑碉,限9天完成;刘兴率第九十六、第五、第六十七师,于黎川、南丰间的大平峡、石家桥、石沟圩、永兴桥筑碉,限9天完成。在上述碉堡完成之后,又令薛岳率第三、第九、第九十、第九十九师于南丰沧浪—宜谷坳—回成桥之线筑碉,限15天完成;刘兴率第五、第六、第七十九、第九十六师,于黎川的樟村、横村筑碉,限15天完成。
在第三路军于黎川以西、以北的碉堡线大体完成之后,蒋介石命令第三路军于12月10日集中第八纵队和第五纵队的7个师,向黎川团村和德胜关进攻。12月12日,在薛岳第五纵队4个师的掩护下,周浑元第八纵队3个师向团村发动攻击,被红三军团击溃。12月13日,薛岳部同周浑元部汇合,继续向团村攻击,当日下午占领团村。15日,两部继续向德胜关进攻,红军坚守两天后不支,退出德胜关,继而退出黎川地区。此时,中央苏区闽赣省被迫西移福建,中央苏区与方志敏领导的闽浙赣苏区交通被切断。
尝到推行“堡垒主义”甜头的蒋介石,为彻底切断闽浙赣苏区以及中央苏区闽赣省与赣南苏区的联系,又电令陈诚在黎川县全境内大兴土木,大建碉堡,自12月16日开始,分3期完成。第一期,以第五纵队主力,构筑黎川县城—永兴桥—团村—东山—德胜关一线碉堡,限5天完成;第二期,以第五纵队为主,第八纵队为辅,构筑东山—熊村—黄土关—金坑—关山—李家坊一线碉堡,限10天完成;第三期,以第五纵队为主,构筑李家坊—五都—光泽—杨关—飞鸢—资溪桥一线碉堡,限1月上旬完成。同时,要求各碉堡封锁线上的主要地段还应建成据点,各据点以碉堡3至5个编成,各据点间再筑辅助碉,每里一碉。截至1934年1月上旬,各碉堡封锁线均已完成,整个黎川密密麻麻筑满了碉堡。
1934年1月,蒋介石在平息“闽变”后,将其入闽部队编为东路军,由蒋鼎文指挥,采取碉堡战术,稳扎稳打,缓慢东进。1934年3月,陈诚的北路军向南进展较为迅速,北路军前敌总指挥部进至南丰县城。
此时,红军指挥权已经交给了军事顾问李德。李德则推行“以堡垒对堡垒”和“短促突击”的战略战术,面对国民党军从东、北两面进攻,要求红军分兵把口,处处设防,消极阻击,同强敌拼消耗。
3月8日,敌北路军集结6个师由南丰向广昌推进,其先头部队第九十四师、第十四师已进至三溪圩、三坑地区。中革军委集中红军第一、第三、第五、第九军团大部分主力,由彭德怀、杨尚昆指挥,向三溪圩之敌进行反击。经过4天残酷的碉堡战,红军损失2000多人,被迫向南撤退。当红军主力在进行三溪圩反击战时,国民党东路军趁虚在东面发动攻势,攻占了泰宁城。中革军委命令红一、红三军团转兵东进,意图消灭敌东路军。攻占泰宁的国民党军迅速修起了碉堡,将泰宁封锁线与黎川封锁线连接起来。与此同时,国民党北路军趁红军主力集结于泰宁之际,在南丰与广昌交界修碉筑堡,完成了白舍、瑶陂—朱坊、甘坊封锁线,这样,国民党军从东面的泰宁到北面的南丰,用碉堡将中央苏区完全封锁。4月上旬,国民党军完成了黎泰封锁线及南(丰)白(舍)公路后,集中第三路军11个师,向广昌发起了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