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群众不愿亲近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初期立足困难

2013年07月05日 13:54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大别山创建基本命令》档案原件,现存于解放军档案馆。

  “刘邓电示我野战军胜利渡过淮河,敌追击堵击完全失败,我并占领固始、黄川(潢川)、光山、经扶等城,完全控制大别山,今后任务则是以不断歼敌胜利,和发动群众及游击战争来实践创建大别山巩固根据地之历史任务……”

  这是1947年8月30日,第二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苏振华和参谋长潘焱共同签署的《大别山创建基本命令》的开篇。《命令》对一纵各旅的战略位置和任务进行了部署,并强调各旅在进入指定位置后应严整群众纪律、统一筹粮。就在《命令》发出前不久,刘邓大军成功挺进大别山,标志着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成为解放战争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对于创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在大别山站稳脚,时任二野政治委员的邓小平有信心也有疑虑。信心体现在大别山区有着长期的革命传统,是原红四方面军的根据地,保存着游击战争的基础,队伍中也有不少本地干部;而疑虑在于当地群众对我军并不充分信任,部队的生存问题十分严峻。我军进入大别山后,原以为老区群众会出来欢迎,然而,没想到群众非躲即藏,不愿亲近,没有向导,没有粮食,吃住都成问题,部队陷入了困境。邓小平说:“实现此历史任务,要经过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发展半年以上的时间。如不大量歼灭敌人和充分发动群众,要想站稳脚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切勿骄躁,兢兢业业,上下一心,达成每一个具体任务。”继而,他提出了3点要求:其一,发动群众,向群众说明部队不会再离开,逐步打消群众的顾虑,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拥护;其二,熟悉地形,习惯生活,学习山地战,为大歼灭战准备条件;其三,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整军风纪,树立良好形象,使群众敢于接近。

  随后,刘邓大军在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的率领下,严守军规军纪,通过指挥部队打胜仗,发动群众分浮财、分田地,动员官兵自己动手做棉衣等做法,克服了重重困难,渐渐获得了群众的支持,终于在大别山站住了脚。

  刘伯承后来回忆,出征前,毛泽东主席曾对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前途做了3种估计:一是付了代价,到了长江以后,站不住脚;二是付了代价站不稳,在内围打转转;三是付了代价,站稳了脚。事实证明:刘邓大军虽付出了减员3000人、精简大量重武器等巨大代价,但最终在大别山扎下了根,站稳了脚,取得了预计的最好结果,实现了党中央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战略反攻计划。(孙瑾 解放军档案馆馆员)

【编辑:贾龙】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