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蛟龙号海底爬90度300米高峭壁 定位精度2厘米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7月16日 09:52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参与互动(0)

  “蛟龙”号南海“ 十潜十美 ”——“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创造十项战绩

  “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阶段是海试与常态化业务运行的过渡阶段,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与科学需求相互磨合、相互促进,不断提升我国大洋科考能力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全新的挑战。正如“蛟龙”号现场总指挥刘峰所说:“此次试验性应用航次所面临的困难和阻力不亚于‘蛟龙’号海试阶段,部分困难甚至超过了海试阶段,很多事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面对困难与挑战,“蛟龙”号团队在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圆满完成了“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南海航段的作业任务。10次下潜,在带给大家无限惊喜的同时,也创造了“蛟龙”号10项新的“战绩”。

  1.首次搭载科学家多次下潜

  6月18日,“蛟龙”号成功搭载第一名科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周怀阳到海底冷泉区实地观察作业,随后又相继搭载海洋地质、地球生物化学、底栖生物等学科的科学家进行了7次下潜,标志着“蛟龙”号基本具备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科学考察任务。值得一提的是,6月20日,“蛟龙”号的第56次下潜搭载了来自同济大学的女性科学家杨群慧下潜,这是“蛟龙”号首次搭载女性科学家。

  2.两套定位系统同时精准定位

  本次“蛟龙”号南海区长基线定位系统的试验圆满完成,长基线和超短基线两套定位系统同时精确定位,巡航期间长基线定位系统定位精度约1.3米,定点作业期间定位精度约2厘米,提升了“蛟龙”号在海底作业的精度和稳定性。

  3.首次实现连续4天4次下潜作业

  6月17日~20日,“蛟龙”号连续4天4次在同一地点开展了以科学考察为目的的下潜作业,标志着“蛟龙”号的技术状态稳定可靠,“蛟龙”号技术保障队伍的能力也达到了新水平。

  4.首次近距离观察冷泉区生物群落

  6月17日,“蛟龙”号成功实现了试验性应用航次南海冷泉区的第一次下潜,首次近距离观察到了南海冷泉区域生物群落,并拍摄到了大量视频资料和图片。“此次试验性应用航次南海区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冷泉,没想到第一次下潜就找了,真令人兴奋!”现场指挥部领导高兴地说。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