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蛟龙号获海底精细三维地形图 静止定位精度2厘米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7月17日 10:24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参与互动(0)

  开启大洋科考新征程

  ——访“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一航段现场总指挥刘峰

  7月16日上午,“蛟龙”号实验性应用航次第一航段成果报告会在“向阳红09”船上召开。“蛟龙”号一直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此次“蛟龙”号取得的成果也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记者就该航段“蛟龙”号所取得的成绩与意义专访了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刘峰。

  记者:与以往相比,本次“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有哪些特点?

  刘峰:2013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是“蛟龙”号试验性应用的首个航次,是试验和应用任务相结合的航次,有着与以往不一样的特点。

  一是参航队伍庞大。本航次参航单位包括了潜水器技术保障、船舶支撑保障、安全护航、海洋科研、潜水器业务化运行管理、样品成果管理、气象保障和新闻媒体等22个单位。在97名参航队员中,既有知名科学家,又有一线工人技师,既有国内人员,又有外籍专家,参航队伍十分庞大。本航段的8位科学家就分别来自6个不同的单位。这些都给航次的组织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是肩负试验与应用双重任务。根据《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任务合同书》,“蛟龙”号本航段的主要任务是结合超短基线、长基线海试开展科学下潜。这就要求“蛟龙”号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完成超短基线试验和长基线试验任务,又要完成试验性科学应用下潜和常规调查作业。这对现场决策和多部门组织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科学家首次下潜。本航段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下潜的科学家涉及地质、生物等专业,几乎没有工程技术背景。这对于刚刚完成海试任务的“蛟龙”号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四是作业海区环境异常复杂。就潜水器下潜作业而言,无论是冷泉区还是海山区,与以往海试区域相比,海底作业环境都更为复杂。冷泉区作业区位于南海陆坡,是连续的陡坡和沟壑;在海山区作业则必须面对陡峭的崖壁。在如此复杂的海底环境下,既要保证潜水器下潜上浮、连续爬坡和长距离巡航的安全,又要在有限的水下作业时间内,高效地完成精细的生物、地质取样和观察探测任务,这无论对于现场指挥决策还是年轻的潜航员而言,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