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获海底精细三维地形图 静止定位精度2厘米(2)
记者:你对“蛟龙”号在本航段中的表现如何评价?
刘峰:本航段能取得这么多的成绩,“蛟龙”号功不可没。
首先,潜水器总体性能表现出色。“蛟龙”号在冷泉区的6次下潜和海山区的4次下潜均表现良好,表明潜水器应用的可靠性已基本具备。“蛟龙”号第一次在较为复杂的海底地形条件下实现了较长距离的航行,表明手动操作和自动航行性能优良,潜水器的液压系统、纵倾调节系统、压载水箱系统、机械手、观通设备、声学设备、动力系统在10次下潜过程中均工作正常。
其次,潜水器海上作业能力得到验证。在下潜中,“蛟龙”号每一次均正确到达作业目标点,完成了标志物的布放;每一次下潜均成功实现在复杂地形环境下的近底航行搜索,并利用测深侧扫声呐实现了在复杂海底环境下精细地对海底地形地貌进行测量;每一次均在计算位置实现均衡,通过与母船的配合实现了定点布放,并可以到达预定的位置。这些成果的取得已经从相当程度上证明了“蛟龙”号的应用作业能力。
再次,定位系统能力得到验证。“蛟龙”号在海山区对长基线的定位重复性、连续性和准确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静止状态下定位精度为2厘米;在航行状态下定位数据连续有效,整个长方形原始轨迹和平滑后轨迹的定位精度为1.3米,达到了技术指标要求,具备了投入实际应用、支持潜水器在海底准确定位作业的能力。
记者:本航段“蛟龙”号取得了哪些成果与认识?
刘峰:首先,取得了丰富的生物、地质样品,为后续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获得了精细地形地貌数据。在本航段,“蛟龙”号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呐分别在蛟龙冷泉1号区和蛟龙海山区开展了精细海底地形地貌测量,获得了走航区域的海底三维地形图、等深线图和海底地貌图;通过蛟龙海山区一个潜次的测深侧扫作业,获得了走航区域的海底三维地形图、等深线图和海底地貌图。
再次,本航段首次搭载科学家亲临深海海底现场进行观察,并获取了大量冷泉区与海山区生物、地质方面的照片和视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