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体验蛟龙号下潜:比美国深潜器更舒适(图)
进舱、起吊、入水、下潜,潜器舷窗外是清澈的蓝色、晶莹的气泡,以及偶尔掠过的小丑鱼;随着每分钟33米的下潜速度,光线很快便消失,生物的荧光将我带入了星光闪烁的“夜空”……
2010年7月在美国“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上经历的一切,2013年6月20日又重现了,发生的地点却是在中国的南海,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上。送行的人群也不再是金发碧眼的外国同行,而是黑眼睛黑头发的中国同事。
非常幸运和荣幸,得到“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现场指挥部的批准,我成为搭乘“蛟龙”号深潜器的首名女性和女科学家。
第一次亲密接触“蛟龙”
与“蛟龙”号结缘,缘于我参与的周怀阳教授负责的“7000米级载人深潜器海试选址研究”(2004年~2007年),当时7000米载人深潜器还未被赋予“蛟龙”号的称谓。我们很幸运,能够在“蛟龙”号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一些记录。在南海为载人潜水器的安全海试圈定了1000米、3500米~4000米水深级别的场址,为2009年和2010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该海域的海试成功提供了保障。在项目进展过程中,我还结识了一批醉心于推动中国深潜事业的人:刘峰、李向阳、徐芑南、崔维成……他们在推动这项事业进展过程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是局外人所无法体会的,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坚持,才有了今天能够自如游弋的“蛟龙”。
红色的中国元素是我对“蛟龙”的第一印象,与“蛟龙”号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则是在无锡基地。在基地水池试验区,我第一次进入深潜器舱内。与2010年我乘坐的美国“阿尔文”号相比,“蛟龙”号舱内设计更加宽敞,较“阿尔文”号直径长了20厘米。布局也更加人性化,内舱壁的工程塑料上布设了导流槽,使得深海舱内外温差凝结形成的水滴能很好地“顺流而下”,此外还布置了坐垫和靠垫,使乘客更加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