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体验蛟龙号下潜:比美国深潜器更舒适(图)(2)
与“蛟龙”同游深海海底
2010年,我乘坐“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在美国考察的是热液活动区,下潜到海底给予我强烈的视觉震撼:高耸的热液硫化物烟囱体,长腿的蜘蛛蟹盘踞在烟囱体上,就像是一个“保家卫国”的战士;管状蠕虫伸出长长的红色“手臂”,就像是在欢迎我们这些观光客。如同陆地地质工作者开着吉普车跑野外寻找地质露头、采集地质样品一样,载人深潜器给我的最深体会是作为“交通工具”,为科学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科学家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积累的知识,在高度多变的极端环境中选择性获取高定位精度的研究样品,实地测量各种原位物理化学参数。也可以充分利用原位条件,开展原位培养试验,更加深入地认识海洋。也就是从那次亲身体验开始,期待“蛟龙”号早日投入科学运用的愿望就更加强烈了。
梦想走进现实。真正与“蛟龙”同游深海海底,是在6月20日,这也是本次“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第4次下潜、“蛟龙”号的第56次下潜,重点任务是对前期找到的冷泉区进行精细地形地貌调查,并采集保压水体样品。当“蛟龙”号完成离底几十米的定高地形地貌测量、缓缓降落到水深1120米的冷泉区时,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棕色贻贝和白色瓷蟹,无论是贻贝还是瓷蟹大都是密密匝匝地群聚生活。也许是习惯了和平的环境,对于我们这些“闯入者”的到来,它们毫无反应,没有丝毫躲避。透过潜器的舷窗,可以看见瓷蟹妈妈托着孩子安然地在贻贝身上横行。与热液区类似,冷泉区也发育了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万物生长靠太阳”完全不同的“黑暗生态系”,位于食物链最底端的初级生产者,是利用冷泉区的甲烷等化学物质进行新陈代谢的游离或共生的古菌和细菌等微生物。
在这次下潜的其他海底,我还看到了“风中”摇曳、形态各异、婀娜多姿的粉色和白色珊瑚,有类似柳树枝条形的、有扇形的,还有类似松树形的,它们似乎自傲于自己的美丽,往往选择了独居。还有瞪着一对大眼珠子对我们充满好奇的红色大虾,而在这里,蜘蛛蟹似乎不再承担“保家卫国”的角色,而是变成了机会主义的觅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