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院士忆抗美援朝:战斗间隙打篮球 敌机走了继续打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7月22日 10:07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教授黎介寿(范钦尧 摄)

  黎介寿,亚洲小肠移植的开拓者,我国肠外瘘治疗和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美国哈佛大学的德瑞克教授称他为“全世界研究肠子时间最长的人”。

  他与哥哥黎鳌、弟弟黎磊石并称“兄弟三院士”,是中国医学界的传奇佳话。现在,他是三兄弟中唯一健在的。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除去外出讲学、参加学术会议,每周坚持上6天班,上1次院士门诊,做两到三台手术,开展两次教学查房。

  他总说自己起步晚,步子慢,欠下的“债”太多了。“要做的事还很多,就是要抓紧点滴时间,能做一天就做一天,能做一点就做一点。”

  “我只想为国家强大做点事”

  39岁入伍,55岁入党,60岁后才真正有条件从事医学研究工作,实际上,黎介寿早年的生活并不顺遂。

  生于1924年,他的童年和学生时代,一直在颠沛流离和战乱中奔波。“八年抗战期间,我正在读中学,没有一天是安定的,没有一年是在一个地方度过的。”回忆起这段历史,他仍历历在目,“为了躲避战火,经常在寒冬腊月穿着单衣和草鞋步行搬家。我亲身经历过“一·二八”事变、日军长沙大轰炸,目睹无数同胞在血泊中倒下。”

  从1949年解放后第一次申请入党,到1979年加入党组织,黎介寿这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整整追寻了30年,27次一笔一划书写入党申请书。

  十年文革动荡期间,他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只能偷偷摸摸地学习、看书、做实验。当时他的学术水平在医院里是最好的,但是不具备条件,甚至自己正确的治疗方案都被否定。

  对于黎介寿来说,挫折和坎坷或许曾带来伤痛,却也更让他体会到,有自尊的人,内心才能强大,耐力才能持久,身处逆境时方向更不能迷失。

  在采访中他不止一次谈道,个人的成长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现在,他带领膝下弟子在肠道疾病治疗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常应邀出国讲学,在国际上发出中国的声音。他说,他只想为国家强大做点事。

  “一根肠子走到底”

  60多年的从医生涯,黎介寿在肠道疾病研究领域创造了很多世界领先、亚洲第一。

  肠瘘治疗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过去在世界上的死亡率高达60%。他将这一课题作为主攻方向,创造性提出“肠营养支持”疗法,独创“黎氏配方”营养液,发明了深静脉营养补充器械,跟踪观察了4000多例典型病例,形成以“肠营养支持”为主的肠瘘系列疗法,将其广泛应用于重症胰腺炎、短肠综合症等治疗。

  1985年,61岁的黎介寿开始小肠移植的探索。他用猪做移植实验,定下术后存活100天的目标,但一头实验猪只活了82天,另一头在第97天也死去了。那段时间,他常在实验室里“以猪为伴”,也曾试过撂下年夜饭抢救一头生命体征不稳的猪,甚至有人戏称他为“猪爷爷”。这种“一根肠子走到底”的精神,如此支撑着他的日日夜夜。

  历经7年,黎介寿完成亚洲首例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其后又完成了亚洲首例肝肠联合移植手术,使我国器官移植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