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下潜获新发现 科学家兴奋致二氧化碳超标
当地时间8月11日,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海洋生物学家刘诚刚值得纪念的日子。他乘坐“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我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详细勘查区执行了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二航段第3次下潜任务,观测到20多种巨型底栖生物,配合潜航员唐嘉陵首次取得了六腕海星、海蛇尾、被囊类等多种生物,拍摄了其中10种以上生物照片,获得了丰富的样品和资料。
此次下潜,刘诚刚在右舷,主驾驶为唐嘉陵,左舷是杨波,最大下潜深度为5273米。下潜的主要任务包括再次确认载人潜水器的技术状态,开展近底结核和生物等综合观测,加强高质量照片资料获取,进行沉积物、底栖生物、多金属结核采样等综合作业,搜寻并择机回收之前潜次布放的生物诱捕器。
刘诚刚曾参加过“蛟龙”号5000米级、7000米级海上试验,此次下潜他异常兴奋,很早醒来开始准备工作。“虽然从下潜到上船进行了10个多小时,但是没有觉得疲惫,也不觉得冷。只是感觉时间太短,获取的样品不够多。”刘诚刚说,“这个区域海底物种十分丰富。我们看到一只小虾尾巴冲着潜水器倒着游了很长时间,试图用网去取,由于太过兴奋,舱内的二氧化碳都超标了。”
在海底约4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刘诚刚用肉眼看到了3种鱼、4种海参、2种海星、3种虾、2种水母、2种珊瑚以及10种以上的海绵。“身临其境的感觉与在办公室时完全不一样,这种方式对于科学家参加大洋科考意义重大。”刘诚刚非常激动。
此次下潜,“蛟龙”号取得了1只不同以往品种的海参、1只杯状海绵、1只海蛇尾、1只六腕海星,4管柱状沉积物,观测到鱼类、海参、海星、虾、水母、珊瑚、海绵、海百合等20多种巨型底栖生物,并对其中10种以上生物进行了拍摄,取得了丰富的样品和资料,完成了预定任务。
通过此次下潜,科学家发现,大部分海底区域表面状态及生物分布特征相似,结核颗粒较小,覆盖率较高。海参、海绵、柳珊瑚为本区常见物种。其中,海参为高优势物种,在近底航程中,科学家的视野内一直有海参出现,最多在一个视野内出现了10只海参。初步估测海参平均分布密度在每10平方米1只以上。此外,在同时布放的潜标作业中,通过诱饵取得了6只端足类生物。
现场指挥部决定,第二航段第4次下潜将于当地时间8月12日7时30分(北京时间13日凌晨1时30分)开始,计划在我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魏源海山”区进行。该区位于西经154°31′,北纬9°48′,2012年由我国提议,并获得国际航道组织命名。(赵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