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空警200预警机风险科目试飞团队:放飞民族之鹰

2013年08月15日 17: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8月15日电 建国六十周年盛大阅兵式上,由空警200预警机率领的空中梯队秒米不差地飞过天空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的检阅,这型飞机就是由试飞院空警200试飞团队放飞的。在空警200预警机的风险科目试飞过程中,他们以缜密的计划、昂扬的斗志和面对“死神”时的坦然与冷静,一次次的将试飞险情化解,细心地呵护着这架“民族之鹰”,使它从曾经失败的阴霾中走出,最终百炼成钢、化鲲为鹏,翱翔在共和国的蓝天。

  精心组建试飞机组

  空警200的风险科目试飞是我国运输类飞机迄今为止最为复杂、风险性最高的试飞任务。可以说,试飞的每一步都在刷新着纪录,创造着第一。在接到任务之初,试飞院就从试飞技术发展的角度提出,希望通过空警200的风险科目试飞趟出一条自己的路,并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队伍,为我国未来的大飞机项目试飞积累经验。而且试飞院以前曾进行过运-8系列飞机的试飞,有一定的技术及经验储备,并不是毫无把握。基于此,他们为此次任务精心挑选了试飞机组,飞行员刘学岩在试飞战线摸爬滚打了近20年,试飞过三种机型,经验丰富、技术精湛,曾多次出色完成童点型号试飞任务;领航员廉万年、空中机械师孙孟库也都是试飞过多种机型飞机经验丰富的老将,他们搭班组成的机组称得上试飞院的豪华阵容。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组人员的搭配是非常合理和优秀的,他们几次正确处置了重大空、地险情,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不仅挽救了飞机,也为飞机的不断完善、改进和最终成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试飞分析论证会上的“唇枪舌战”

  试飞命令—下,试飞团队就开始了精心准备工作,为完全摸清楚飞机的状态,他们并没有局限于科目本身,而是对飞机的整个系统进行了“地毯”式飞行检查,并对试飞数据逐一进行分析。风险科目试飞仅一年时间,试飞分析论证会就开了130多次,大家经常就某个飞行中出现的问题,争的“面红耳赤”,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使大家凝聚到了一起,为着圆满完成任务,为着部队能早日拿到合格、管用的装备这一共同目标而殚精竭虑、集思广益。所以在试飞过程中,联合试飞团队虽然遇到了各种挫折和难题,但靠着大家的凝聚力,这些难题都被一一解决,化做了大家永不言败的劲头

  与“死神”擦肩而过:地面最小操纵速度试飞险些冲出跑道 空警200的风险科目试飞中,由于飞机还不完善,飞行过程中有着太多的未知因素,试飞机组也是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2008年元旦前的最后一个飞行日,飞行科目是地面最小操纵速度,这是一个风险性很大的科目,因为试飞时要关闭飞机的第4台发动机,以便在极端状态下检验飞机的操控性能。试飞机组在起飞线上完成起飞前最后检查后,像往常一样加大油门,飞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开始滑跑,飞机的速度越来越快,突然,飞机产生了剧烈的偏转,向右侧跑道外的草地冲去。此时左座驾驶员把着驾驶盘,拼命地蹬着左舵,但却未改变飞机状态,飞机眼看就要冲出跑道,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右驾驶刘学岩以“子弹出膛”般的速度将舵控电门迅速扳到脚控位置,瞬间,飞机有了响应,机头开始向左转去,在跑道上留下了一个半圆形的轮迹后保持了稳定。事后他们得知,飞机已经冲到了距跑道边不到2米的地方,如果刘学岩的反应再晚上0.01秒,飞机就“回不来了”。当时由于事发突然,机场大多数人都还不知道试飞机组人员已经和“死神”打过一次照面了。事后,大家都感到“后怕”,为试飞员担心,也为飞机担心。试飞员们反到是很“坦然”,回来后仍“有说有笑”,而且立刻就当时的实际情况与专家进行分析,以便找出问题所在。正是这种“坦然”,才使得他们在紧急时刻有着超常的冷静,才使得他们化解了一次次的危情。

  惊心动魄1 0秒钟:主轮“抱死”、机轮爆胎,飞机在跑道上来了个“六级跳” 2009年4月IO日,这天是试飞院成芷50周年院庆前的一个飞行日,试飞空警2 0 0飞机风险试飞指挥现场机组像往常一样登上飞机准备圆满完成这次飞行,为院庆献上一份贺礼,但没想到的是这次试飞将成为试飞机组所有成员终身难忘的一次飞行。在飞机起飞滑跑过程中,就在飞机速度快接近抬前轮速度时,飞机的8个主轮突然间同时“抱死”,在飞机上百千米的速度和巨大冲量的作用下,机轮与地面强烈摩擦起来,一瞬间,机下就已经浓烟滚滚。面对突发险情,试飞员们反而冷静下来,因为他们必须做出攸关生死的抉择,一是中断起飞,但由于速度过大,飞机必然会冲出跑道;二是将飞机拉起,但不巧该科目正好是3发起飞,此时还没达到起飞速度,很可能导致飞机拉不起来,或者强行拉起来后飞机因为舵面效应不足难以控制继而发生事故。此时,时间仿佛~下子凝固了,在一瞬间内试飞机组就达成共识,不拉起飞机,飞机一定会冲出跑道,如果拉起,飞机还有一线生机。“拉起!”,他们果断决定将飞机拉起。于是,试飞员开始加大油门以提高飞机速度,但由于飞机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实在太大,提速非常困难,飞机硬是拖着轮胎在跑道上蹭出130多米远,留下了几道深深的黑印。突然,试飞员们听见飞机腹部传来“嘭”的一声闷响,轮胎爆了,没有时间了。此刻,试飞员尝试着抬起前轮 科研人员与试飞工程师现场分析问题飞机艰难地抬起了机头,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了一点,飞机速度略微增加了一些,试飞员继续将飞机拉起。然而,飞机的速度还达不到离地速度,升力不足使得身躯庞大的飞机又掉落到地面,两个后机轮狠狠地“暾”在了跑道上。试飞员们没有气馁,他们仍然保持着拉起动作,随着飞机与地面的摩擦力进一步减少,飞机再次离地,但随即后机轮又“蹴”在跑道上,就这样—上一下,飞机在跑道上来了个“6级跳”,颠了6次之后才终于顽强地在跑道尽头处爬上了天空。跑道上,留下了6道深深的痕迹,见证着试飞机组的大无畏精神。飞机从刹车抱死到离开地面,一共才10秒时间,然而,机组成员感觉这是人生中最长的10秒,任一秒、任一个失误、任何的恐慌,都会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

  然而,飞机离地并不代表危险就过去了,因为他们还要尽快将这架故障飞机安全降落。所以,飞机一离陆,机组人员就立即起动4发,检查飞机状况,为着陆做准备。地面指挥员要求飞机低空通场两圈,以便让地面观察飞机的状态,特别是轮胎的情况。第一次通场,飞机的离地高度为100米,但是地面没有看清楚,于是要求再通场一次。第二次通场,试飞员们来了次超低空掠地飞衍,将飞机离地面的高度降到了11米,地面终于看清了,通过无线电告诉试飞员“左侧机轮爆胎”。经过一系列的调整,试飞员将飞机对准了跑道,他们尽量控制飞机以轻柔的姿态飘向跑道,由于左侧轮胎爆胎,飞机必须要以右侧机轮先着地,因此要在落地过程中保持飞机2度的坡度,难度不小。此时,机组成员齐心协力,左驾驶员控制飞机姿态,右驾驶员控制发动机油门,领航员通报速度,空中机械师通报发动机状态,靠着这种默契,他们稳稳地控制飞机单腿着地,然后再将飞机的左轮轻轻地放下,飞机“软着陆”成功,飞机安全了,他们拼回来了。这种情况能安全降落,这在中国飞行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试飞机组人员靠着他们试飞测试人员在机上加装检测设备的默契和拼搏精神又一次刷新了记录。

  25度还是15度:国庆阅兵空警200襟冀偏转角度的选择

  国庆60周年阅兵部队的两架空警200在飞行演练时一直是按照飞行手册要求,用25度的襟翼构型起飞的,但是试飞员们在进行地面最小操纵速度试飞时发现,用25度襟翼构型起飞时,飞机舵面的纠偏能力有些不足,因此一旦在国庆阅兵的时候某一台发动机再出问题,后果就更不堪设想。针对这种情况,试飞机组向土级建议使用15度襟翼构型起飞,他们认为在这种襟翼构型下,由于飞机的离陆速度相对较大,飞机拥有较大的舵面纠偏能力,即使某一台发动机发生故障,飞行员也可以控制住飞机的姿态,而且飞机速度快,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可以立即复飞。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态度非常明确,本着对国家负责、对部队负责的态度,提出15度起飞构型才是最“安全”的起飞构型,为了保证即将到来的国庆阅兵中,飞机不存在万分之一的隐患,因此,空警200飞机必须使用15度襟翼构型起飞。为此,他们反复进行了沟通和分析论证,并飞行了多个架次采集数据,还为此召开试飞前机务保障人员检查飞机发动机,加油作业等了技术评审会。最终,各方专家都认可了这个建议,阅兵部队也最终采用15度襟翼的起飞构型。

  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试飞工程师队伍、测试改装队伍和机务保障队伍

  试飞并不仅仅靠试飞员就能完成,与在台前接受鲜花和赞誉的试飞员不同的是,有这么一群默默无闻,不被人注意的专业人员,他们制定试飞科目,判读飞行数据,维护保养飞机。正是靠着这些幕后人员默默无闻而又兢兢业业的工作与配合,试飞员才能放心的驾驶飞机完成各项试飞科目。

  试飞工程师队伍作为制定试飞科目的专业人员,不仅要全面了解任务需求,还要熟悉飞机的基本性能,全程跟踪试飞的每一个步骤。飞机—上天,他们就“盯”在地面监控室,观察飞机是否有问题或是越过了飞行包线,以便及时提醒飞行员。试飞后,他们则要对当天的试飞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下一步飞行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空警200飞机风险试飞期间,他们每天处理的数据,打印出来有10多公分厚,这些海量数据都要一项一项仔细分析、计算、论证等。这种严谨,不放过任何疑点的工作态度,是试飞最可靠的技术保障。

  空警200预警机作为新型电子战特种飞机,它的测试改装量非常大,因此,测斌改装队伍承受着比别人更大的压力。比如为精确测量空速,测试改装人员要在飞机机头前加装了一根长达7米的前支杆,用于加装传感器和其它系统,这是个难度很大的工程,既要充分考虑部件不受飞机本身产生的气流干扰,又要考虑支杆的强度、刚度以及本身振动问题。为此,他们集中力量和智慧,采用多种方法,终于找到了最有效的改装方案,确保了任务节点。此外,为更全面地掌握飞机状态,测试改装人员还在飞机起落架上加装了专用的高速摄像头;为测量飞机轨迹,测试人员还使用了地面光电经维仪等专用设备,并采用空中伴飞等方式,加大信息采集量。等等诸如此类的改装方案,都凝聚着改装测试组人员的心血,都是为了试飞任务的顺利完成。

  另外,在整个试飞团队中,有一只最为辛苦的队伍,他们总是第一个到场,最后一个离场,那就是机务保障队伍。在长达数年的试飞过程中,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对飞机进行维护检查,试飞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也都要及时排除,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飞行计划,彻夜工作更是家常便饭。试飞时,飞机—上天经常是四五个小时,机务人员就坚守在机场,时刻准备着处置突发事件,无论寒冬还是酷暑都一丝不苟,因为他们的事业和理想,正伴随着空警200飞机一起飞翔,仡们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