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飞“领头雁”--空军试飞部队部队长群像写真(图)(3)
他们凝聚团队、聚焦打赢
战机是用来打仗的,绝不是在空中展现优美身姿的和平鸽。“领头雁”们深知,只有真正了解部队作战的需要,将功能性试飞和作战性试飞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战场打赢能力,部队战斗力才能提升。而这些,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
“我们要了解部队是怎么打仗的,性能参数要到达什么程度,我们跟作战部队飞行员研究完后,把这些方面的内容加入到我们的试飞当中去,我们交给部队的是要能打仗的飞机!”邓友明(张新文)挥着拳头跟记者说道。
近些年来,空军某试飞部队坚持把作战部队的飞行员请进来给试飞员们讲课,讲作战理念、讲格斗战法、讲部队需要,让试飞员们融入整个空军大团队。与此同时,试飞部队的“领头雁”们还坚持团结自己的团队,以整个团队之力,倾力铸造打仗作战的利器。
说到团队,说到打仗,说到试飞,这些带头人的心里对国家充满热爱,对打赢满怀信心,对自己肩头的责任充满着战斗的激情……而他们在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上都把团队和作战的理念深深地渗透了进去……
“团队里的一个人当英雄其实没什么,但如果能把一个团队变成一个英雄的集体,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也是我们最佩服梁大队的地方。”说起部队长梁万俊,每个试飞员的眼神里都会流露出了对领头人的信任和钦佩。
有一次,梁万俊在组织新机理论学习时,被一名试飞员提出的关于发动机构造原理方面的一个问题给卡住了。虽然那名试飞员问的问题,属于专家才能解答的问题,但还是引起了他的反思。
“作为部队带头人,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梁万俊告诉记者。
从此,梁万俊放弃了大量休息时间,收集整理了上百万字的航空资料、上千张飞机图片,自学了《军事教育学》、《军事高科技知识教材》、《空气动力学》等相关课程,并订阅了《中国主战武器》、《世界航空航天博览》等十几种杂志,记下了3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和飞行心得体会……
遇到一些新科目、新机型,梁万俊也总是先学一步。为搞好某新型战机的座舱实习带教,梁万俊不辞辛苦,每天下午冒着酷暑来到机场,在座舱里熟悉电门、开关、操作程序及相关数据,直到烂熟于心为止。
其他试飞员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都喜欢找梁万俊,每次他都毫不保留地为大家讲解,让他们彻底搞清弄懂还不够,他还要延伸拓展,教给大家思维方法,如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试飞部队中有经验丰富、功勋卓著的老同志,也有干劲十足、初来乍到的年轻人。如何将新老“资源”搭配好,把整个团队“盘活”,让整个团队握成一个拳,拧成一股绳,是带头人的职责。
“一些风险性较高的科目放手交给新人去锻炼,相信他们能行,一些相对有把握的科目向老同志侧重,调节好任务分配。但是在我们团有一点很重要,谁不学谁就淘汰,一定要把每个人的每个细胞都调动起来。”谈到这个问题,邓友明颇有经验的谈到。“一枝独放不是春啊!”
试飞中,新同志难免会有急躁情绪,也会遭遇挫折。每每这个时候,大队长李国恩会拍拍他们的肩膀,告诉他们这没什么,这次不行还有下次。一次,一名试飞员在大表速试飞中,发动机超过1400公里极限,突然发生喘振,转速过低。
担任指挥的李国恩听着高空中传来他“呼呼呼”的紧张喘气声,马上安慰他正常驾驶别慌乱,沉着冷静地指挥试飞员,正确处置,成功返回。曹建彪下机后看到李国恩,眼圈含着泪说道:“大队长,多亏你了。”李国恩搂着他的肩膀说:“没事,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你不就会处置了么?”
面对大部分老试飞员将因年龄问题而停飞的状况,某试飞部队大队长孙光带领老试飞员们大胆尝试摸索旋翼机改换固定翼飞机试飞特点,使大队年轻试飞员在短期内成功改装了运-12飞机,逐步拓展了大队试飞员“多机种贯通”的试飞能力。目前该大队3名试飞员都已达到该型机机长水平,开创了旋翼机试飞部队承试固定翼飞机的先例。
试飞部队驻扎在全国各地,生活环境、人员配备、相关待遇都有所不同。面对艰苦的工作条件,试飞带头人们毫无怨言,以更加认真负责的态度带领试飞员出色的完成任务。某试飞部队驻于偏远的贵州,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人员力量、环境建设相对而言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拖“后腿”,相反,他们还以更强的事业心、更高的工作热情、更加仔细认真的对待试飞工作。今年,他们在历任大队长的带领下已经连续保证19年的飞行安全、43年的地面安全!
蓝天之上,雁群列阵,征服风雪、俯瞰江山。
万里长天,空中铁翼,勇闯雷阵,傲视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