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下潜获奇异生物样品 科考队员赞漂亮(图)
“太漂亮了!”看到“蛟龙”号前端采样篮里色彩艳丽的生物样品,科考队员不禁脱口而出。像火一样的红色海星、像树枝一样的粉色珊瑚、像玉一样的白色海绵……这些由“蛟龙”号9月4日在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区取得的艳丽奇异的海底生物样品一下子引来许多科考队员的围观。
当地时间9月4日,潜航员傅文韬、叶聪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生物学家王春生乘坐“蛟龙”号,在位于西北太平洋的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采薇海山区进行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第31航次)第三航段首次科学下潜,最大下潜深度2722米。3人在海底工作4个多小时,顺利完成了预定任务。
此次下潜“蛟龙”号爬坡高度约830米,航行约2.5公里,进行了近底观察和测深侧扫作业,并采集到丰富的巨型底栖生物、沉积物和海水样品。包括近底水样8升,富钴结壳9块,岩石1块,珊瑚3只,海星3只(3种),海蛇尾1只,海百合1只,海绵1只。同时,“蛟龙”号在航行时拍摄了2种海葵、4种海绵、5种~6种珊瑚、2种海蛇尾、2种海参、3种海星、1种海胆、3种虾、4种鱼类等多种巨型底栖生物和富钴结壳视像资料。
王春生在谈到此次下潜体会时介绍说,在第二航段下潜时,在海下约200米就完全黑下来了,而此次下潜到了200米深度时还是很亮,到400米以下才变黑。这说明此海域海水清澈、干净,生物较少,透光度较好。
“到了2700多米海底时,看到的是大块大块的石头,感觉地形很复杂,生物量较少。但是,‘蛟龙’号爬坡到海底距离海面2250米~2500米时,富钴结壳长势很好,生物量明显增多,有时一次看到五六只生物,主要以冷水珊瑚和海星居多,颜色也在发生变化。”王春生说,“直至2250米以上,就看不到海底,此时‘蛟龙’号下面是一个约40米深的大坑。10分钟后,再次看到海底,生物量减少,珊瑚少了,海绵多了,海底生长着板状类富钴结壳。”
通过海底观察,王春生认为,该海域底栖生物丰度总体很低,但在2250米~2500米之间的水深段,底栖生物丰度相对较高,主要以冷珊瑚为主;海山微地形变化大,有几米至二三十米高差的裂谷和深沟。
现场指挥部决定,当地时间9月5日进行常规调查,9月6日进行“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三航段第3次下潜。(赵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