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美派两航母也无法对叙“科索沃式”轰炸
奥巴马在宣布决定武力干预叙利亚局势时表示,将进行有限度打击。干预模式转换的背后,是国际形势及美国和盟友力量的变化——对叙动武,美国开启“灵巧干涉”新模式?
从美国“肩负”的所谓“世界领导地位”责任和着力推广的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的普世价值来看,决定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是一件早晚要发生的事情。正如一些专家所言,不打叙利亚,美国面子挂不住,“世界领袖”地位就是一句空话。但最终打不打、何时打、怎么打,需要美国根据自身战略利益来确定。
从海湾战争到冷战结束后的几场局部战争,美国较好地掌握了战略的主动权和发动战争的时机。这几次局部战争下来,美国已经把“单边主义+大规模武装进攻”这种美国式的大棒干涉发挥到了极致。
何时打
大棒式干涉遭遇麻烦
对于现在的叙利亚,美国的大棒式干涉却出现了麻烦。首先是对“何时打”美国心存犹豫。关键问题就是美国没有掌握地区局势变化的主导权,更无法确定动武的结果。“阿拉伯之春”发生后,先后波及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叙利亚和利比亚在2011年的1月和2月先后爆发大规模反政府活动。2011年3月法国、美国等国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在当年10月推翻卡扎菲政权。
然而,利比亚战争的结果却没有让美国人满意。美国前总统里根特别助理道格·班多认为这场战争毫无意义。他的理由是,“人道主义”可以成为美国发动战争的理由,但战争之后应是美国获利,而不是打一场糊涂仗。科索沃战争是一个范例,美国以“人道主义”为口号,打压了俄罗斯在巴尔干的影响,将欧洲纳入自己的单极霸权体系。而利比亚显然是一个美国并不熟悉的国家,复杂的部族结构、极端势力的积极渗透,让美国看不透也无法掌控旧格局被摧毁后的走向。如果说亨廷顿提出的是“文明的冲突”,那么美国在利比亚就已经陷入了“文明的困惑”。
叙利亚内战从2011年持续到2013年,美国一直按兵不动,这和过去美军积极军事介入地区局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媒体曝光的叙利亚反对派与基地组织等极端势力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足以让美国心惊肉跳,而化武事件的真相至今未明。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一份报告认为,无法排除两种可能,一是叙利亚政府军中某单位未经巴沙尔授权决定发动化武攻击;另一种可能是,这些化学武器库脱离政府控制,反对派为使西方介入内战而发动了这次攻击。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也始终难以下决心按下手中的“战争按钮”。
怎么打
有限干预成首选
中东地区目前有2个美军航母战斗群,美防长表示美军已做好了立刻行动的准备,但美国高层绝不会放任美国的战争机器被别人利用,成为他人甚至敌人火中取栗的工具。
这就涉及了第二个重要问题:怎么打。美国的打击模式可能有以下三种:大规模精确空中打击的科索沃模式,“禁飞区空中打击+地面叛军”的利比亚模式,大规模地面军事介入的伊拉克模式。如果从更迭叙利亚现政权,彻底改变中东格局以符合美国利益的目标来看,伊拉克模式是最保险的。但这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无论是美国的经济困境还是国内政治压力,都不允许美国发动这样的战争。
科索沃模式也有弱点。科索沃战争时期,北约空袭的高峰时期每天出动的飞机超过600架次,对南联盟实施的是7×24小时的不间断轰炸,总共投入1153架飞机和47艘战舰。而现在即使美军有两个航母编队,也无法对叙利亚实施高强度轰炸。就算美国能拉上英法等国,也很难在叙利亚周边组织起与当年规模相当的空中打击力量。
利比亚模式似乎是一个选项。一些美国媒体也认为利比亚的花费更少、效费比更高。但利比亚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美国指望高高在上的空中打击,就能鼓动地面反对派攻城拔寨,推翻“暴政”,建立亲美政权,无异于异想天开,最后的结果极有可能是极端分子坐大、化学武器扩散、地区威胁外溢。
综合各方情况分析,有限导弹打击就成了美国最为可能的选项。对于美国来说,这种行动容易组织,现在阿拉伯海和地中海的航母战斗群就可以实施;花费最小,同时也履行了“霸主”的义务,让美国保住面子。美国一边展示强硬姿态,一边又在寻求国会授权,这期间美国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军力部署,协调盟国,选择介入的恰当时机、力度和手段,以最大程度满足美国利益的需要。
纠结背后
美国希望以小搏大
美国在对叙利亚动武问题上的纠结,表面上是军事问题,实际上是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经济问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美英法等国经济持续低迷,制造业不断空心化。美国的超高军事预算和强大军事实力建立在不断增发国债的战争赤字基础之上,其前提在于美国经济不断增长。然而现在美国科技、经济都没有明显增长点。外人看美军家大业大,但实际却存在着巨大的战略负担。
因此,美国在西方盟国心怀各异、本身困难缠身,又不得不担负“西方自由盟主”这个角色时,就要考虑新的干涉模式。叙利亚可能就是一个新的契机和试验场。精确制导武器的攻击只能算是“远程警告”,美军还可能以秘密投入特种部队、秘训叙利亚反对派等“低烈度”“低成本”的手段介入叙利亚的内战。在2012年,英国和德国媒体就曝光,美国“三角洲”和“游骑兵”特种部队的沙漠作战士兵以及法国外籍军团侦察队等特种部队已经在约旦的协助下开始向叙利亚渗透。这种渗透不但可以了解实地的战场情况,而且可以监视叙利亚化学武器的动向,作为军事行动的决策基础。
从叙利亚危机中美国的表现可以初步判断,由于经济困境重重、国家实力相对衰落、军费持续紧缩,美国对外干涉模式正在由过去蛮横的“大棒”政策向“灵巧干涉”模式转变,即以航母海空力量坐镇为“战略威慑”,以远程精确打击为“战略警告”,以秘密渗透、培训反对势力为“战略抓手”,以冷静观察、因势利导为“战略指针”。这种“灵巧干涉”的模式效费比高,不求地区局势的剧烈变动,而是积极诱发内因和量变,使局势向美国规划的方向发展。美国庞大的军事力量更多的是显示存在的威慑,但暗地里的代理人战争才是美国军事介入的主要手段。在这种情况下,“灵巧干涉”即使失败了,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力量部署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郑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