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为建哈军工雪夜访归国教授 用人不疑其出身
今年是哈军工诞辰60周年,哈军工是设在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简称。学校成立于1953年,共办学13年,毕业学员1万多名。为了保密,当时哈军工对外叫“103”部队。1966年4月学校被撤销军队建制。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冷战的国际局势和朝鲜战场的血火搏杀,军队需要大批高技术人才,哈军工应运而生。陈赓大将被任命为院长。当时条件异常艰苦,一无校址、校舍,二无师资队伍,三无教材设备,但陈赓说:“革命的一切都是从无到有,军事工程学院也能够从无到有。”“办不好军事工程学院,誓不为人。”
当时学校流传着一句口头禅:建不好学院,甘愿“死在极乐寺(学院附近的一座寺庙),埋在荒山嘴(哈尔滨火葬场位于荒山嘴)”。短短几年内,创办者们就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了一座包括5栋教学大楼、60多万平方米校舍、149个各类实验室、各种设施基本齐全的现代化大学城。
钱学森在参观后由衷地赞叹:“短短3年,就建成了现在恢弘而先进的大学,开设了如此众多的尖端专业,真是奇迹!”
哈军工最大的贡献是培养了上万名科技精英和高端人才,这些杰出人才遍布国家建设各领域。据统计,校友中有省、部、军级领导干部300多名,江泽民曾评价道:“哈军工桃李满天下。”学校成才率之高,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哈军工还为军队乃至地方孕育了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分建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高校,都与哈军工有血缘关系。
哈军工校史虽短,但很多优良传统影响深远。建院初期,一批来自全国各高校的知名教授,放弃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来到北国冰城重新创业。初创的“哈军工”采取“边建、边教、边学”的方针,很多教师超负荷运转。炮兵工程系内外导弹教研室仅有8名教学试验人员,却承担了全院5个系枪炮外弹道学、火箭外弹道学、航空外弹道学和弹丸空气动力学等课程的教学试验任务。承担风洞研制试验任务的马明德教授,在科研试验设备奇缺的情况下,带领全室人员土法上马,不到一年就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实用性低速风洞。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是陈赓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简而言之,就是尊师重教。
在“哈军工”陈赓从来不以领导自居,他和学校里这些来自全国各知名大学的教授平等相处、推心置腹、亲如手足。他曾对学校政治部主任张衍将军说:“从中国历史上看,知识分子和你相交,不是看你的官位多大、地位多高,而是看你是否把他视为知己,真诚相待。所以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说法。”
每次有新来的教授,他都亲自登门去看望。一位老教授回忆说:“当时我从南方到哈军工报到,本想在北京多留几天。可没想到陈赓院长说要请我吃烤鸭,并且让我不要着急,在北京多住几天,还要给我派车,去各处名胜古迹玩一玩。我听了心里热乎乎的,不知怎么了,一天也不想住了,马上动身来哈尔滨。”
那个年代,当一些从国外回来的知识分子,因家庭出身等原因受到质疑、发难时,陈赓等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却对他们无比信赖,让他们在教学科研中挑大梁,令他们深受感动。周明溪教授回忆往事时说:“一到哈尔滨,我心里的矛盾就被昔日叱咤风云的将军——陈赓的心融了,从陈将军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人捧向科学家的是一个赤诚的心。记得刚到哈尔滨的一个夜晚,满身雪花的陈赓将军敲开了我的房门。我怎么也没想到陈将军会顶风冒雪来看我。他对我说:‘我了解你,1947年回国,从你由上海滩奔向珞珈山(武汉大学校址),我就认定你的心跟咱们党和军队是一回事了。我们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翁了,咱们一起干吧!’主人翁!我也是主人翁?我无以为报。”从此,他就把根扎在了哈军工。
哈军工的历史,更是一部创新史。1959年,陈赓着眼世界军事技术的发展,审时度势,提出了“尖端集中,常规分散”的原则,将5个常规系分出独立建院,成立了电子、原子等当时军事科技前沿专业学科系,为我国“两弹一星”、“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发等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储备了人才资源。
当时提倡“两老”办院,“两老”即“老干部、老教授”,陈赓在军事干部中倡导“既要承认长征两万五,也要承认十年寒窗苦”的大家风度,极大地调动了两方面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将军事干部和技术干部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用陈赓的话来说:“军工就好比一个饭堂,学员是来吃饭的,老教授是炒菜的,老干部是端盘子的。”
60年后,“哈军工”的辉煌成绩已经被载入史册,它的精神将在众多军校和地方高校中继续传承。(杨光军 国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