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两栖战车被指如“铁皮棺材”:被机枪打成筛子
2013年,AAV—7参加美国海军登陆演习。
AAV—7战车,日本买的“铁皮棺材”
张亦驰
海中的 AAV—7,拍摄时间地点不详。 韩国的《朝鲜日报》日前报道称,日本防务省计划在下一财年成立海军陆战队的预备部队,走出创建海军陆战队的第一步。
为了配合海军陆战队的组建,日本防卫省将于今年购进4辆美制AAV—7两栖战车,预计在2015年总共购进50辆该型战车并进行部署。
“皮薄馅大”
AAV—7两栖战车的研发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1964年3月,针对LVTP—5两栖战车的缺点,美国海军提出研制新型两栖登陆人员输送车的要求,由食品机械公司军械分部承担该项工作。研制工作于1966年2月开始,1971年8月,首批LVTP—7交付海军陆战队。1982 年,食品机械化学公司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签订LVTP—7服役寿命延长计划的合约,主要项目包括更换改进型发动机、传动系统与武器系统,以及提升车辆的整体可靠性。
除了美军外,相继装备该战车的国家还有菲律宾、阿根廷、巴西、韩国、泰国、委内瑞拉、西班牙、意大利。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国家青睐,不仅是因为美国人以军援的形式强力推销,还因为该型战车几乎是当时这些国家唯一可以买到的两栖战车。
1985年,海军陆战队将LVTP—7的装备编号改为AAV—7,AAV的意思是“两栖突击车”。当然,这不过是改个名而已,连一个螺母或者一块电镀板都没动。
目前,大致有3种AAV—7衍生型,分别是AAV—7A1人员运输车、AAV—7C1指挥车、AAV—7R1战场抢救车。
其中AAV—7A1是最主要的车型,乘组员共3名。装备主要武器MK19—3型发射器或M242链炮。而其水上机动性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13公里/小时的水上行驶速度基本上是当时水陆两栖车辆的基本参数。
AAV—7战车按照美军的“可靠性、可用性、维护性与性能重建”理念生产,改用“布雷德利”步兵战车的发动机与悬挂系统。只不过由于要重启生产线,价格可能会高达600万美元——这将超过国际主流市场上的主战坦克的价格。
AAV—7A1的最大特点就是运载量非常突出,可运载25名全副武装陆战队员。之所以能够装下那么多人,其魁梧的身材是关键,它的车体长近8米,车宽和高都约3.3米。
不过在战场上,个子大不是什么好事,这意味着挨枪子的概率大增。目前的12.7毫米重机枪可贯穿其侧面装甲,火箭弹以及广泛装备的23毫米以上口径的机炮均能轻易击穿其前装甲。
不过日本防卫省人员还是认为,虽然日本没有必要在有争议的岛屿进行专守防卫,但如果实施夺岛登陆计划,这种水陆两栖战车是不可或缺的。
军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