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福特号航母全寿命周期费用预计超过2500亿美元

2013年10月22日 16:54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福特号航母全寿命周期费用预计超过2500亿美元
资料图:美国福特级航母

  “海上钢铁巨兽”驶向何方

  近日,美国海军最新核动力航母CVN-78“福特”号在弗吉尼亚州新港造船厂下水。在有关航母是否还能主导未来信息化战争颇具争议的今天,“福特”号下水的消息一经发布,便引发全球热议。航母在未来的战场上究竟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解读“福特”号背后的美军发展战略?请看科技日报特约专稿——

  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平台的水面战舰,是一个国家现代工业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与其他水面舰艇不同的是,其作为舰载机活动基地,不仅具有供飞机起降的跑道和设施,能储备大量的燃料和弹药。而且,配属完备的航母编队能集防空、反舰、反潜及对岸攻击作战能力为一体,完全是与核武器相比肩的战略性武器平台。

  此次下水的“福特”号航母是美国第四代主战航母,也是第一艘“福特”级核动力航母。它采用了多种前沿军事技术,其中包括舰载机电磁弹射系统、新的大功率一体化核反应堆、舰载激光防御系统等。这些先进技术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按美国军方早前的研发计划,第一艘“福特”号航母预计在2014—2015年服役。对此,有人指出,美国海军研制新一代航母的目的,就是要努力在该技术领域保持一种不可撼动的“代差”优势,从而确保美国能将其军力触角延伸至全球每一个角落。

  不败的“海上霸王”

  当莱特兄弟制造的人类第一架飞机冲破云霄、飞向蓝天之时,好奇的人们自然就联想到:是否有一天,飞机也能从海上起飞呢?1917年,由巡洋舰改装的英国航母“暴怒”号问世。1922年,专门设计的日本航母“凤翔”号下水。同年,美国将一艘运煤舰改装成全通式飞机甲板的“兰格利”号航母。随后,其由两艘战斗巡洋舰改造而成的航母于1927年服役。由此,人类军事斗争正式进入了航母时代。

  在近百年的航母发展历程中,航母首先主要承担着袭击陆地目标和支援陆地作战的任务。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1世纪前10年美英攻打阿富汗和伊拉克期间,航母有几次甚至在实施空袭和空中支援陆军上充当了唯一的有效手段,如二战中在瓜达卡纳尔岛和北美洲的盟军登陆,英法入侵埃及,美军攻打阿富汗和伊拉克等众多作战。其次,作为空中攻击力量的延伸,美国航母在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曾在国家核攻击计划——单一综合作战计划(SIOP)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最后,作为舰队防空和反潜的力量,美国航母曾经也承担了主要的作战使命,如在整个冷战期间(1946-1991),美国舰队防空和反潜作战都需要依赖航母发射的导弹和出动的飞机。

  美国的航母发展吸引着许多国家的目光,如前苏联及俄罗斯的航母发展计划就一直在向美国靠拢。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古巴导弹危机后,前苏联启动了国家航母发展计划。其第一代航母“莫斯科”级于1967年下水,主要拥有反潜作战能力,但不能起降固定翼飞机。1975年,其第二代航母“基辅”级下水,此时的前苏联航母仍只能搭载反潜直升机和垂直起降飞机,航母上还没有装载弹射和拦阻设备。1985年,其第三代“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下水,该航母拥有了可起降固定翼飞机的能力。1992年,其第四代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级在首舰尚未完工的情况下就被下马。在搁置了近20年后的2011年,俄罗斯才发布了新的航母计划,准备迎头追赶美国。

  总之,自1922年美军第一艘由运煤舰改装而成的航母成功试航以来,美国的航母已有90余年的发展史。一方面,这种应战而生的“大海怪”在历次军事危机中曾扮演的威慑与实战角色至今仍令人毛骨悚然;但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军事变革的深入推进以及航母研发经费的日益攀升,有关未来信息化战争中航母主导地位兴衰的争议也越来越大。

  航母地位的大争议

  美军杜理特中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因从“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轰炸东京而一举成名。然而,他在1945年却断言航母在未来将进入荒废阶段。时至今日,持有航母过时论想法的人显然不在少数。那么,究竟是何种因素在制约着航母的发展呢?

  就经济因素来看,20世纪60年代,一艘航母的造价约为4—5亿美元,70至80年代,一艘大型驱逐舰的造价就达到约3—4亿美元,而如今,单是一艘美国“宙斯盾”驱逐舰的造价就要10亿美元左右。一艘9万吨级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按照研制时期1982财年的预算,假设其服役三十年,那么其费用将如下:采购费37亿美元,航母维持费111亿美元,舰载机的采购和维持费198亿美元(按照每艘航母有90架舰载机,在30年中需要更新两代),护航舰艇采购费67亿美元,油水食品等补给费55亿美元。这样算下来,一艘“尼米兹”级航母在整个全寿命周期内的费用就高达468亿美元。

  对于刚刚下水的“福特”号航母,单单造价就比“尼米兹”级高出3倍,其最终的全寿命周期费用预计将超过2500亿美元。显然,这样高昂的花费不禁令人感叹:航母俨然就是一个“海上吞金怪”。

  当然,引发航母危机的更重要的是军事因素。在质疑者看来,虽然航母如今仍是全球各国的“香饽饽”,活跃在世界战争的舞台上。但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像航母这样巨大的海上目标,加之机动速度有限,就很容易被敌方发现、跟踪和摧毁,生存能力非常低。特别是考虑到当前空天武器的发展态势,未来的航母地位必将在深度信息化时代陷入日益式微的窘境。

  大国力量的象征

  或许有人会问,夜袭塔兰托、奇袭珍珠港、混战珊瑚海、决战中途岛、捕杀马里亚纳、啼血兰特湾……这些曾经气势恢宏的海空大战场面,未来还会上演吗?对此,我们不好妄下定论。但从美国近日“福特”级航母下水,英国在2010年开始建造的6万吨级“未来航母”,意大利在2009年建造的“加尔富”号常规动力航母服役,以及印度在2006年自行研制的4万吨级“维克兰特”号航母等情况中,我们可以推测:虽然舰队之间未来将不太可能进行大型的水面战斗,但对于许多国家的政治地位、防务政策来看,海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航母这一“海上钢铁巨兽”的霸主地位在短期内似乎还无法撼动。

  更重要的是,有关航母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地位的争议,许多时候,人们的聚焦点往往是军事技术的战争工具价值,然而,从技术与战争演进史来看,抛却军事技术的战争工具价值,军事技术的战略符号价值正在凸显,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当年,前苏联元首赫鲁晓夫,由于曾看到核武器无坚不摧的巨大威力,在20世纪50年代一度发出感慨:“在核时代,航空母舰就是茫茫大海上‘浮动的活棺材’。”

  如果依照赫鲁晓夫对航母命运所下的这一判决书,如今它早已应该是睡在军事博物馆里了,但为何全球诸国今天仍在纷纷酝酿“航母梦”呢?原因就在于赫鲁晓夫不仅低估了航母自身的防护力,而且高估了人类挥舞核大棒的勇气。特别是由于核武器的“相互确保摧毁”威力,即使一个国家有能力使他国航母葬身海底,也鲜有政治家敢拉开核大战的帷幕。

  与赫鲁晓夫对航母的悲观态度相反,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则对航母大加赞赏,他评价说:“航空母舰就是国际政治不锈的笔尖,我们总靠它来书写国家意志。”

  的确,据说当美国利益受到侵犯时,美国总统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航母在哪里?”从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60年代的越南战争、90年代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到21世纪初的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哪里有美国大兵的踪迹,哪里就有航母游弋的身影。

  就这样,“棺材”与“笔尖”成了人们谈论航母时常用的两个隐喻。然而,航母还有第三种存在,它就是大国的“佩剑”——一种国家强盛的象征、符号或标志。正如科幻电影《变形金刚》中集机械化与信息化于一身的擎天柱与日常随处可见的冷冰冰的汽车之间的差异一样,或许建造出一艘低吨位的常规航母对一些国家而言已没有多大技术难度,但要研制出类似“福特”号这样的新型航母,背后显然需要强大的国防工业支撑。这种强大的国防工业彰显的正是一个国家令人瞩目的综合实力!(石海明 贾珍珍 曾华锋)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