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支核潜艇部队曾创造90昼夜长航世界纪录
黄海之滨的这湾军港,安静得出奇。静谧的港湾内,一艘艘核潜艇扶波静卧。这就是中国海军第一支核潜艇部队——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
这支“静悄悄”的部队,一举一动却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每一次执行任务都是孤军前出、远离大陆、环境复杂;任何一个战术动作,都包含着极高的政治含量;任何一个决策举措,都与国家政治外交大局息息相关。
和平盾牌——
使命与忠诚的承诺
“我们是和平的盾牌,护卫着国家的安宁。在地球每一片海洋,留下对祖国的忠诚。”基地军史馆里,昂扬的《核潜艇之歌》唱出了基地官兵的壮志豪情,也诠释着这支战略部队忠诚履行神圣使命的承诺。
2009年4月23日,青岛某海域。庆祝人民海军60华诞海上大阅兵场面壮观:百舸争流,两艘钢铁巨鲸稳稳把住头阵,气势磅礴地驶过检阅舰……这是我国战略导弹核潜艇首次公开亮相。
上世纪50年代,为打破世界军事强国的核讹诈、核垄断,维护国家独立、自主、安全、尊严,继“两弹一星”之后,开国领袖毛泽东发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号召,我国核潜艇事业破浪起航。1970年12月,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42年来,它们勇闯惊涛骇浪、建功深海大洋,为维护国家主权、发展利益,维护海洋和平,作出了突出贡献。
“特殊的武器装备,特殊的使命任务,注定了我们必须把听党指挥作为最高政治要求。上至将军,下到列兵,都需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战略意识,政治上绝对忠诚可靠,党和人民才能放心地把核潜艇这种战略武器交给你!”基地政委厉延明告诉记者。
核潜艇常常作为孤身前出的“杀手锏”,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力量。任务之中,交锋之时,是上浮还是下潜?是前出还是后撤?核潜艇驶向何方,打向哪里,必须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
一次,被中央军委授予“水下先锋艇”荣誉称号的某核潜艇奉命远赴深海大洋,执行重要任务。其间,突遇紧迫局面。而上级的命令简短,只有12个字。危急关头,由海上指挥员袁誉柏、艇长董震、艇政委梁桂林等组成的临时党委严格执行上级命令,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出色完成了任务,受到中央军委表扬。
“艇行深海不迷航,靠的是平时打下的坚实思想根基。”基地司令员高峰底气十足地说道。从当兵之初,基地就把听党指挥落实到每个艇员。“艇由我操纵,我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从未动摇。
使命与忠诚,每时每刻都是考验——
基地总工程师姚青生,在天津大学攻读硕士,又被学校推荐直接攻读博士时,收到“速回部队执行任务”的电报,当天他就义无反顾打起背包返回部队。
有一次,水下装备试验,核潜艇上一个蒸汽调压阀失灵,整个舱室瞬间弥漫着滚烫的蒸汽。某艇员队政委赵忠生第一时间冲到现场。“需要牺牲算我一个!”
在党委和广大党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激励下,核潜艇官兵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重大任务。
1985年,以90昼夜长航的辉煌壮举,创造世界核潜艇长航时间新纪录;1988年9月,水下成功发射运载火箭,使我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能力的国家,标志着我军海基战略防御力量初步形成。
水下先锋——
变革与跨越的追求
那年,从海军常规潜艇和护卫舰抽调的36名官兵组成中国核潜艇第一批接艇队员,开始了驾驭核潜艇的艰难探索。面对核物理、高等数学、流体力学等30多门学科和上万台套设备,他们不分昼夜地学业务,艰苦卓绝地刻苦练,逐渐摸索出了门道,全部通过专家的笔试、口试和实操考核。36名官兵被誉为挺立于驾驭中国核潜艇之巅的“36棵青松”。
从那时起,努力成为水下先锋,就是基地官兵不变的追求。
随着第一代核潜艇艇员的诞生,核潜艇部队建设稳步走向快速发展的道路。应该如何安排训练,训练内容怎样设置,训练成绩如何评定?结合常规潜艇训练大纲,基地官兵总结核潜艇训练经验,为核潜艇量身定做了第一本训练大纲,这个大纲成为我国第一部核潜艇操纵规范性文件。
现代海战瞬息万变,未来战场谁主沉浮?新军事变革的浪潮扑面而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成为时代课题。核潜艇部队在未来战争中扮演什么角色,平时训练应把握哪些重点?基地党委一切建设和工作都围绕着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向科学训练要战斗力,精练技能、巧练战法、历练谋略,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威慑和实战能力。
为使军事变革的新观念深入每位官兵的心田,基地党委“一班人”以身作则,每有专家教授到基地,有从外面学习的干部回来,“一班人”都要去虚心请教,并经常向基地官兵谈自己的学习体会。近年来,他们率先探索了“以战带训、以训待战”的训练机制;率先作为战备值班艇实施延长鱼雷储存突破性尝试,率先成功实施水下多雷齐射等。基地官兵创造的中国核潜艇20多项首次和第一将永载史册。
基地自筹资金建成的模拟训练中心集3D虚拟教学模拟系统、水下信息对抗训练系统、核动力模拟训练系统等先进训练设备于一体。官兵不用出海,就能进行“斗室驾巨鲸、鼠标点狼烟、荧屏射战雷”的港岸训练。
“气球再漂亮、再结实,哪一个部位有一个针眼,整个就完蛋。”在基地,“气球定律”官兵耳熟能详。围绕克服那个“针眼”,官兵们在训练场上千方百计寻找“我哪里不行”,人人达到了随时“盲操”的程度,一大批“系统通”“潜构通”“排故通”脱颖而出。
当前,基地涌现出优秀指挥员群体、大学生军官群体、机电官兵群体和优秀士官群体四大人才群体,基地还拥有全军第一个设在师级作战部队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基地向兄弟部队输送了一批批核潜艇“种子”人才。
深海雷霆——
奉献与光荣的乐章
众所周知,核潜艇的战斗力在于它的隐蔽性:对手不知道你在哪里,才会感到莫名的恐惧。
“潜得再深一点,隐蔽再好一点。”那年4月,核潜艇在某海域向极限深潜发出了挑战。100米、200米……潜艇越潜越深,舱壁不时发出响声。“一根支撑深度计的角钢随着潜艇下潜而逐渐变形。”参加深潜的老艇员、基地原副政委孙承勤回忆起当时情景,仍心有余悸。但是,官兵们并没有退却,每个人都在各自战位上镇定操作,控制潜艇平稳地向深海下潜。12时10分52秒,深度计指针指到极限深度,标志着中国潜艇史上深潜新纪录诞生了!
官兵驾驭战艇,长时间在深海大洋中时而水下潜航,时而快速机动,时而隐蔽出击……漫漫水下“长征”路,一次次挑战生理极限,一次次探路深海龙宫,一次次出色完成任务。
“莫说完成任务,就是在艇里待住就是奉献。”这是记者下艇的直接感受:整日没有阳光、不断循环使用的舱室空气;部分舱室高温、高湿、高噪音,每分每秒都在考验着官兵。
“这才是真正的同呼吸共命运,同舟共济。”面对艰苦环境,官兵以乐观的态度对待。
然而,他们的奉献远不止此。
“过去只知道丈夫在潜艇上工作,具体干什么、到底多危险,他从来不告诉我。”一位士官的妻子,直到随军来到部队,才略知丈夫工作的风险性。
舱段分队长刘兰生是位参加过90昼夜长航的老艇员,曾多次下大洋,在大洋深处航行时间累计超过几百个昼夜,但其间他先后失去了父、母、兄、姐等5位亲人,他却一次也未能回去作最后的诀别……
“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基地官兵对歌词理解得尤为深刻。42年来,他们在大海深处驭鲸蹈海百万海里,水下先锋艇先后两次荣立二等功,4次荣立三等功,先后两次被总政表彰为“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本报记者 倪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