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核潜艇曾突发故障 官兵自绑艇上抢修好(图)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1月06日 08:15 来源:环球人物 参与互动(0)

官兵通过核潜艇反应堆舱。中新社2013年10月27日发。

  走进北海舰队,解读背后故事

  中国核潜艇部队,为我民族建功立业

  深秋时节,我突然接到通知,要立即出发去采访我国第一支核潜艇部队。这个消息让我着实有些兴奋,虽然从事军事报道数年,但与核潜艇部队“亲密接触”还是头一次。

  长久以来,对中国核潜艇部队的报道少之又少,它像隐蔽在幽暗海底的蓝鲸,游弋在人们的视线外。这只庞然大物如何在深海中潜行、隐蔽,最终向“敌人”发出致命一击?在采访前,我脑海里不断闪现着军事大片中的情节。

  “海底蓝鲸”,大国佩剑

  很快,我和同行的记者一起抵达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这里是一个天然良港,静谧的港湾内,一艘艘核潜艇扶波静卧,庞大身躯反射着黑黝黝的冷光,透出凛凛杀气,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它为什么神秘?在官兵的讲解中,我逐渐认识到这些“海底蓝鲸”的重要。

  核潜艇被誉为“大国佩剑”,是国家安全的战略盾牌。曾有军事学家断言:“只需要一艘战略核潜艇,就可以让一个现代化国家退回石器时代。”这说法也许过于绝对,但新中国成立后,领导者们认识到了核威慑力量的重要性。为打破世界军事强国的核讹诈、核垄断,毛泽东主席发出伟大号召:“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核潜艇可以做到“平时核威慑,战时核反击”,能在祖国需要时发出雷霆一击,给敌人以毁灭性打击。建设一支强大的核潜艇部队,是国家的使命,也是历史的召唤。

  在众人的不懈努力下,1970年12月,我国仅用了10多年的时间,就让第一艘核潜艇轰然下水。与此同时,由36名海军精英官兵组成的第一支核潜艇部队,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历程。

  有人计算过,如果把核潜艇内所有电缆连接起来,长度足可绕赤道两周。核潜艇拥有各类设备数千台套,仪器仪表上万件,指示灯数千个,大小阀门上万个……弄明白这些仪器设备,对当时大多只是高中毕业的艇员来说,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

  据老艇员们回忆,上艇第一堂课上,老师就给大家来了个下马威。当时,老师把“核裂变”的理论知识讲了好几遍,可大家还是不太懂。最后,是老师讲出了一身汗,大家也急出了一身汗。在这样的条件下,艇员们自身的“裂变”也开始了——面对核物理、高等数学、流体力学等30多门学科和上万台设备,他们跟着教员学,跟着工人练,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练上几百次、上千次,嗓子喊哑了、手掌磨破了,全然不顾;困了累了,就用辣椒和生姜提神,夜以继日学习钻研……一年内,36名官兵通过了全部笔试、口试、实操考核。这些种子选手,随后进行了第二次“裂变”,他们带出了100多名核潜艇艇员,成功配合科研厂所,完成我国首艘核潜艇核反应堆艇上启堆运行调试和试航任务。

  随后的十几年,这样的“裂变”在不断继续。

  1985年11月,一艘核潜艇悄悄驶出港口,一个“猛子”扎入深海,开始了我国核潜艇首次最大自持力考核试验。“水下长征”毫无浪漫色彩可言,艇内没有白天黑夜,艇员们只能凭着挂在各岗位上的那个铜盘挂钟判定是黑夜还是白天。空气、水、阳光是生命必不可缺的三要素,可对于长航的官兵来说,这三样就是最昂贵的“奢侈品”。50天,60天……用水成了大难题,喝水是定量的,洗脸更是奢望。长时间水下生活,艇员们体质明显下降,许多人出现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血压降低、大腿根部溃疡等。全艇人员原来一顿能吃几十斤米,现在连一半都吃不了。

  日历一张张翻过。第七十天到了,已超过法国核潜艇67天的长航纪录,是到此止步还是继续前行?艇政委常宝林做了“民意测验”,结果90%以上的艇员都选择“继续航行”。他们说,纵有千难万险,也要勇往直前,为国争光!

  长航继续。80天,85天,90天!潜艇最终浮出海面。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水下长征”:打破了美国“海神”号核潜艇的长航纪录,创造了核潜艇一次水下航行时间最长的世界新纪录。不仅如此,据公开报道,外军核潜艇极限长航归来,许多艇员是被担架抬下艇的。而我们的远航勇士凯旋时,依然在寒风中坚强挺立,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1988年9月,我核潜艇又一次潜入海底,执行水下发射运载火箭任务。27日,运载火箭冲破海面,带着橘红色的火焰,准确落在目标海区。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能力的国家,标志着我军海基战略防御力量初步形成。

  众所周知,核潜艇的战斗力在于它的隐蔽性:对手不知道你在哪里,才会感到莫名的恐惧。“潜得再深一点,隐蔽再好一点。”某年4月的一天,核潜艇在某海域向极限深潜发出了挑战。100米、200米……潜艇越潜越深,舱壁不时发出响声。“一根支撑深度计的角钢随着潜艇下潜而逐渐变形。”参加深潜的老艇员回忆起当时情景,仍心有余悸。但是,官兵们并没有退却,每个人都在各自战位上镇定操作,控制潜艇平稳地向深海下潜。12时10分52秒,深度计指针指到极限深度,标志着中国潜艇史上的深潜新纪录诞生了!

  基地官兵在一次次闯关中,把中国核潜艇20多项“首次”和第一载入史册。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