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详解日本爱宕级宙斯盾舰:加速海自挺进远洋(图)(12)

2013年11月07日 09: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爱宕"级服役后,取代了"太刀风"级防空驱逐舰的位置,和"金刚"级、"旗风"级一道,作为日本海上自卫队4个护卫队群的防空主力执行区域防空作战任务,并与护卫队群中的其他驱逐舰构成一个体系完备的水面舰艇编队防空体系。但随着具有区域防空能力的19DD多用途驱逐舰的建造,以及日本海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加速建设,"爱宕"级在执行舰队区域防空作战任务的同时,将会腾出更多的资源执行弹道导弹防御任务。

  20世纪90年代末期,日本开始投入巨资与美国合作发展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日本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包括海基高层(大气层以外)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和以FPS-XX相控阵雷达、"爱国者"-3地空导弹为核心的陆基低层(大气层以内)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其中前者用于拦截处于外大气层的飞行中段、甚至助推段的弹道导弹,如果拦截失败,再由"爱国者"-3导弹在来袭导弹的飞行末段进行拦截。由于海基高层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又称"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具有扩展日本狭窄国土和防御纵深的独特功能,在部署上又极具灵活性,因此是日本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一环。"宙斯盾"作战系统和"标准"-3防空导弹是该计划的核心装备,而"爱宕"级的设计之初就是作为海基反导平台,所以"爱宕"级对提升日本的弹道导弹防御能力极为关键。"爱宕"级的服役不但标志着日本的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得到进一步充实,也使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有海上弹道导弹拦截能力的国家。除了"爱宕"级,日本已经计划对3艘"金刚"级进行重点提高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现代化改装,包括提升SPY-1D相控阵雷达对中远程弹道导弹的探测、追踪能力,升级指挥控制系统的软件,搭载"标准"-3导弹,从而具备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的能力。改进后的"金刚"级将与"爱宕"级一起构成日本海基高层弹道导弹防御的主力。到2010年左右,日本将拥有5艘具备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宙斯盾"驱逐舰,这5艘"宙斯盾"舰全部部署在面向黄海、东海和日本海方向的佐世保和舞鹤基地。其具体指向不言而喻,恐怕不单是为了对付朝鲜的弹道导弹那么简单。

  为了适应弹道导弹防御作战和1000海里远洋护航作战的需求,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决定从2007年起对其机动打击力量-护卫舰队下属的4个护卫队群("八八"舰队)进行结构调整。原来每个护卫队群下的3支护卫队以及1艘直升机驱逐舰将整合为2支护卫队,即直升机驱逐舰战斗群(DDH战斗群)和防空导弹驱逐舰战斗群(DDG战斗群)。两种战斗群各编有1艘防空驱逐舰,DDH战斗群主要执行远洋反潜作战,DDG战斗群除执行区域防空作战外,另外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执行弹道导弹防御作战。调整后新的护卫队群的战斗能力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使用也更加灵活,原先以远洋反潜作战为主要作战任务的"八八"舰队也将结束其历史使命。因此,"爱宕"级服役后,日本海上自卫队可以采用更为灵活有效的编组方式将其编入DDH战斗群或DDG战斗群,从而大大加强远洋综合作战能力,加速推动海上自卫队由"近海专守防御"向"远洋积极防御"的战略转变。

  根据日本的规划,在执行弹道导弹防御作战时,至少需要6艘"宙斯盾"驱逐舰将全部资源用于弹道导弹防御。而随着日本的防卫战略不断向海外延伸,其军事力量的建设早巳突破"专守防卫"的限制,海上自卫队也需要"宙斯盾"驱逐舰支援美国领导的军事行动,因此现有的6艘"宙斯盾"驱逐舰已经难以满足日本海上自卫队不断增加的需求。最近有消息称,日本已经计划在下一个《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中再建造2艘"宙斯盾"驱逐舰,并于2018年前完成部署。届时,由8艘"宙斯盾"驱逐舰和4艘具有全直通甲板的16DDH直升机驱逐舰为核心的日本海上自卫队整体作战能力仍将处于世界前列,并在技术上继续保持对亚洲其他国家的领先地位,从而巩固日本在东亚地区战略格局中的优势地位。

  (声明:本稿件由中国海军网提供,如需转载须经对方授权)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