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在破解深层次矛盾中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成就举世瞩目。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层次的矛盾进一步凸显,面临着诸多躲不开也绕不过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在此关键时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眼于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宣言书和动员令。
历史之鉴——
破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贯穿于改革开放进程
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以破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为主线,领导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我们党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把改革开放作为破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基于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实事求是的分析,敏锐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搞得不好,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具体体制也会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他提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正是因为有了这一重大理论突破,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对原有的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具体实现形式进行了彻底转换,引起了整个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我们党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把渐进式改革作为破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基本方式。由于改革开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战略,主要表现为先易后难、先体制外后体制内、先体制内扫清外围后攻坚内核的顺序。比如在整体改革方面,先农村,后城市,再到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先放权让利,再转到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为重点的改革;在开放方面,先沿海、后内地,先一般加工工业、后服务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先“引进来”、再“走出去”。改革开放始终围绕着如何破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这一主线而循序渐进地展开,着力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我们党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重要法宝,在破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中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正是因为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加入世贸组织等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使生产要素资源得到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才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事实胜于雄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大发展、惠民工程大推进、科技创新大突破、国防和军队建设大跨越、民族力量大凝聚、国际地位大提升。数字更是明证:142倍——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52万亿元;187倍——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38668亿美元;71倍——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24565元;5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7917元。随着矛盾的不断破解,十三亿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稳定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蓬勃生机。
现实之忧——
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躲不开也绕不过。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党以积极稳妥的方法化解阻力、形成合力,以渐进式改革在摸索规律中前进。在先易后难的改革方式的主导下,浅层次的、容易改的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随着改革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显,诸如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腐败现象严重、社会阶层固化、环境污染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社会发展进步、和谐稳定。同时,随着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协调各方面利益和达成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的难度加大;改革越来越触及现有利益格局,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的重大改革阻力较大;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的压力,思想观念多元多样的碰撞,让深化改革的脚步面临新的重重羁绊。
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出现,症结在于改革开放还没有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出现,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快深化改革。比如民生问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老百姓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等问题凸显,主要在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公共服务体制尚未根本打破,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新的公共服务体制仍在重构当中。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大,既反映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也反映了再分配体制的缺陷。30多年的实践表明,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解决改革开放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敢于啃硬骨头和涉险滩。用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改革开放中的矛盾,首先要树立起改革者“向自己开刀”的勇气、踏“雷区”担风险的胆气、公开透明民主决策的正气,不等不靠、敢为人先,自觉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真正拿出改革行动,加紧推出改革举措,早日形成改革成果,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面对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尤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上迈出新步伐。
破解之道——
在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中全面深化改革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我国的改革已经从个别突破发展到整体推进的新阶段,改革的关联性、综合性、配套性、系统性与风险性显著增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深化改革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从方向、全局和长远去思考问题。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的基础上来谋划。既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也要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为此,要善于处理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既合理安排好改革的优先顺序,紧紧抓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大胆突破,同时促使各项改革措施有机衔接、综合配套,使宏观经济改革和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相协调,使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就是全局皆活;有一着棋下不好,其他的也会陷入困境。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做到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中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为此,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这“六个紧紧围绕”,深刻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必将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南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