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借“一箭多星”较量导弹突破反导系统能力
俄罗斯《观点报》24日报道称,俄罗斯22日用“轰鸣”号运载火箭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将3颗欧洲地磁探测卫星SWARM成功送入轨道。发射次日,北美防空司令部却宣称,由于“微风-KM”助推器的问题,俄罗斯未能将欧洲卫星送到预定轨道,这些卫星面临成为太空垃圾的危险。对于这一说法,俄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科研生产中心代表表示,助推器在空中运行正常,所有卫星都被送到了预定轨道,并已转交给用户控制。欧洲航天局驻莫斯科代表处负责人彼特表示,欧洲航天局对3颗卫星送入轨道的质量十分满意。目前已与卫星保持密切的联系,卫星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这已经不是俄美近期首次围绕航天发射较劲了。据俄新网23日报道,就在此次发射前一天,俄罗斯用一枚“第聂伯”运载火箭在俄奥伦堡州的亚斯内发射基地成功将32颗多国各种用途的卫星送入轨道,从而超过了美国19日刚刚创造的“一箭29星”的世界纪录,让美国的这一纪录仅保持了2天。美国一家公司19日晚利用一枚火箭创纪录地同时把29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其中包括由高中生制作的第一颗微型卫星及一颗手机卫星。
俄军事专家指出,目前,世界上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只有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和印度。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多种不同轨道的卫星技术是比较复杂的,不容易掌握。因此,掌握“一箭多星”技术既标志着运载火箭能力的提高,也标志着发射技术和火箭与卫星分离技术上的新突破。而掌握这一发射技术也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它可以为发展分导导弹技术打下基础。但导弹分导技术远比发射多星要复杂得多,因为分导弹头要攻击不同的地面目标,如何控制好再入角度直接关系到导弹的实际命中精度。目前美国正在大力发展导弹防御系统,因此多弹头分导技术是突破反导系统的最好办法,它能有效躲过对导弹的拦截。有资料显示,当分导弹头数达到5-15个时,导弹突破反导系统的几率接近100%,即完全拦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此次俄美分别发射“一箭多星”是向外界表明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不排除暗中较劲的可能性。
多次执行一箭多星任务的俄“第聂伯”运载火箭也非常值得关注,它是由RS-20洲际弹道导弹改造的。采取地下井冷发射方式,利用原有的导弹发射井,因此几乎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柳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