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造“枭龙”升级版 多国感兴趣不断来洽谈
邓劼 摄
“枭龙”研制的若干思考
一、市场开拓是军机外贸对外合作的先导
“枭龙”飞机(中方名FC-1,巴方名为JF-17)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所属的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为主体,多家单位参与研制的第三代轻型多用途低成本的战斗机。经过设计、试验、试制、试飞及外方空军领先使用,现已批量装备巴基斯坦空军。
上世纪80年代,为了开拓军贸国际业务,中航技与成飞合作出口歼7飞机,打开了巴基斯坦等国际市场,巴空军使用歼7飞机后,提出希望加大发动机推力、增大飞机航程、加装带有雷达的航空电子系统等改进要求,为此中方为歼7出口后继机做了许多改进方案。上世纪90年代初,中航技再次找巴空军研究重新启动合作开发新的歼7后继机项目。双方高层多次接触中,巴方提出了新的飞机要能更替歼6、强5、歼7、“幻影”Ⅲ等二代飞机,同时要求帮助巴方逐步发展航空工业。中方经过慎重研究,同意了巴方的要求,从此“枭龙”飞机的研制拉开了新的序幕。
二、确定产品定位是外贸飞机项目的关键
外贸机任务有了新的曙光,那么用什么样的方案能满足用户新要求呢?中航技与成都主机厂所进行了反复论证。
当时有两种思路:一是把歼7改进,这样出产品见效可能快,但经分析歼7改进满足用户新要求的前途不大。另一种思路:基于当时国际上许多国家处于二代向三代更换,应该做一个向三代靠拢的新方案。在坚持轻型、多用途、低成本的基础上,应当突出以下三点:第一,安装一个耗油率低的中推涡扇发动机,使小飞机飞得远;第二,战机要装有带雷达的先进航空电子系统、制导中程导弹,提升作战效能;第三,战机设计要突出中低空机动能力,使飞机具有第三代战斗机的特征。在充分论证后,决定采用第二种思路的新方案进行对外工作的各项准备。随即组织有关人员,出访寻找国外合适的中推涡扇发动机。
在发动机有了希望的条件下,中方派团赴巴基斯坦与巴空军讨论飞机的战术技术要求,双方来回一年多时间的讨论,虽有眉目,但又不确定,后来我方主动编写了简要战术技术要求,含飞机的使命任务、飞机布局及基本参数、飞机的主要性能、结构寿命、系统配套、航电武器、使用维护等35条要求。于1993年初再去和巴空军讨论,在介绍飞机战术技术要求的情况后,当时巴空军计划助理参谋长、巴方枭龙项目办第一任主任穆沙夫准将(后为巴空军总参谋长 上将),当即就说巴方要的就是这样的飞机,并作为战术、技术要求(第一版),希望双方按这些要求,深入开展工作。
经过两年的工作,巴方又因美国制裁原因,要求“枭龙”飞机再增大航程、作战半径和外挂武器载弹能力。因此第一版的战术技术要求,经过双方反复商量,于1995年秋修改为第二版,即“巴空参谋部的要求”(ASR),一直用到至今。
相关报道:枭龙战机1.2万米高空漏油 快速失去动力惊险迫降
枭龙战机已下线42架 中巴联合开拓国际市场(图)
迪拜航展飞行秀上演 “枭龙”与群雄斗艳(组图)
迪拜航展:美女观众与枭龙战机亲密合影(组图)
巴飞行员谈枭龙兴奋不已:比F-16好很多(图)
中航大事件:枭龙卖了10亿美元创中国军贸记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