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造“枭龙”升级版 多国感兴趣不断来洽谈(3)
五、高层推动构建绿色通道是项目成功的重要条件
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注是项目推进的重要条件,“枭龙”项目虽然没有国家投资,但各级领导积极推进,使项目闯过一个个难关。当时中航总和国防科工委批准“枭龙”飞机立项研制,为项目开了对外合作研制的通行证,当时中巴两国总理出席了“枭龙”飞机中巴联合研制的原则协议和研制合同的签字仪式,使“枭龙”飞机合作项目由企业行为上升为中巴两个国家层面的合作。
在项目对外谈判和国内研制过程中,原航空部副部长王昂和原中航技总裁刘国民亲自部署,研究策略,解决难题。每次谈判小组出访的预案,在外谈判中遇到的难题请示,回来后听取汇报,都有明确的指示。记得在我们与巴空军草签合同的前一天,巴方提出,“枭龙”飞机成品附件的技术免费转让,要求列入合同条款,这个要求比较苛刻,这关系到我们机载设备厂所的利益问题,怎么样既要让合同条款通过,又要保护机载设备厂所的利益。我们谈判小组研究向国内请示,并附上我们的建议:“若巴方通过另签合同建立为‘枭龙’飞机研制的系统成品附件的生产线,而这些系统成品附件又在航空工业系统所属工厂生产的,巴方可得到其免费的生产许可证”。立刻往国内传真请示,当时王昂副部长正出差在南京,刘总电话找到王部长说明情况,王昂副部长立即批复同意,及时传真返回给了我们。前后不到两小时,我们就得到了领导的批示,为合同草签扫除了障碍,使第二天下午双方谈判顺利通过。
回国后,我们把这件事向机载设备的厂所领导交流,他们反映认为很好,既保护了我们的利益,又为我们对外合作打开了条路子,因为巴方如果为“枭龙”飞机成品附件建线,必须由中国去做。
六、咬定目标同心协力是项目最终成功的重要动力
回想起来,“枭龙”项目来之不易。当初有人担心,巴方能要吗?经费能解决吗?能干得出来吗?巴方曾一度坚持要用西方航电武器系统,西方供应商在巴积极活动,但西方政府控制严格,供应商迟迟得不到出口许可,为此,给项目研制进程耽误了三年多的时间。后来经中巴双方高层努力,于2001年2月决定“枭龙”飞机研制分步走:第一步先用简单飞行仪表,让飞机飞起来;第二步配装全航电武器系统作为飞机的最终状态。这个决定既推进了飞机研制,又给航电武器系统的选择留有余地。
这个决定后,在中航总组织下,中航技、成都主机厂、主机所及机载设备厂所紧密团结,加班加点,采用高度并行交叉作业加快了研制。同年9月,成都所“枭龙”飞机通过了转详细设计阶段技术评审,然后成飞开始试制,于2003年8月25日枭龙飞机01架成功首飞。
同时成都所、中航技紧锣密鼓与西安、洛阳、南京等兄弟单位联合推荐中方航电武器系统。巴方经反复考察讨论后,最后选择了中方推荐的航电武器系统配装枭龙飞机,并于2004年6月签署了合同,使项目顺利地走下去了。装有中国航电武器系统的“枭龙”04架全状态飞机于2006年4月28日成功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