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防空识别区 雷达战机自动化指挥系统等均不能少(2)
主角出场
监视主力
地面雷达
要定位、监视他国飞行器,用到的是远程甚至超远程等各类雷达系统。防空识别区的设立就是通常以一国领海基线为基准,达到雷达探测的最大距离。换句话说,你的地面雷达能看多远,你的防空识别区就能够延伸到哪里。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防空识别区的国家。美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使用了AN/FPS-3、AN/CPS-6、AN/FPS-14等各型雷达。这些雷达分工各有不同,例如AN/FPS-3、AN/FPS-7是远程警戒雷达,用于发现数百公里之外、飞行高度20000米的高空目标;而AN/FPS-14、AN/FPS-18则是低空补盲雷达,专门布置在对手可能渗透的区域,发现低空飞行的目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为其国土防空网装备了几十种搜索、测高和补盲雷达,这些老装备后来在70年代被AN/FPS-117等更先进的远程搜索雷达代替。
而日本防空识别区主要利用的是其境内的28座固定式雷达站和12个机动式雷达站。固定式雷达站主要是FPS-3、FPS-4三坐标相控阵雷达,部分则使用更先进的FPS-5相控阵雷达,不过后者主要作用在于反导预警;机动式雷达主要有TPS-102 型,弥补固定雷达站的盲区。
此外,为了进一步延伸监视范围,美国还开发了超地平线雷达。例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就装备了AN/FPS-118型OTH-B超地平线雷达,能够监视和跟踪1000至3300公里范围内的飞行目标。和美国国土防空中主要用于监测弹道导弹发射的“铺路爪”大型相控阵雷达相比,超地平线雷达更适用于监视低速飞行目标,因此在防空识别区的应用更为广泛。特别是超视距雷达在海上空中交通控制、敌我识别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