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嫦娥三号正挑战人类月球探测史上几项首次
“嫦娥”落月舒广袖,“玉兔”信步广寒宫。月球探测专家表示,除着陆器“落下去”和月球车“走起来”两大亮点外,嫦娥三号正在挑战人类月球探测史上的几项“第一次”,同样值得国人期待——
巡天,通过月基光学望远镜,人类首次把“天文台”架到月球上;观地,通过极紫外相机,人类首次从月球“回望”地球等离子体层,获取三维图像;测月,通过“玉兔”号月球车“腹部”的测月雷达,探测月面下30米深土壤层的结构和100米深的次表层结构……
嫦娥三号着陆的月球虹湾区,其他国家从未勘察过。“美国和苏联在月球探测较多的地方是月球赤道附近。可以说,虹湾是月球研究的空白。我们希望了解那里。”中国探月工程高级顾问欧阳自远院士说。
自主避障,是“嫦娥”轻盈落月的最大亮点之一。嫦娥三号着陆点本身比较平坦,但右前方十多米处有一个直径20米、深度2至3米的大坑。着陆过程中,嫦娥三号成功自主避障,巧妙地把它绕开了。
“成功实现自主避障,得益于我国自主研发的激光测距和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激光技术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熇说:“嫦娥三号探测器80%的技术和产品都是新研的。”
“‘嫦娥’‘玉兔’远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上,我们仍可以通过‘天眼’随时掌握它们的一举一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科研人员介绍。
“天眼”,是指我国新建的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和佳木斯、喀什两个深空测控站。其中,核心技术100%自主研发、整机国产化率100%的佳木斯站是中国首个深空测控站,拥有亚洲口径最大、接收灵敏度最高、连续波发射功率最强、作用距离最远的天线。
“嫦娥三号成功软着陆宣告中国具备了独立进行地外天体探测的能力。”探月工程二期副总设计师孙辉先说。
月亮之上,“嫦娥”“玉兔”携带的两面五星红旗交相辉映。月球闪耀“中国红”,创新成就“探月梦”。舆论认为,中国如果没有长期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以及正在实行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不会取得这些耀眼的突出成就。(记者 张晓祺)
专题:嫦娥三号发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