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祖孙三代接力戍边 巡逻一线称绝不给家人丢脸
新兵薛中奇在哨所参加射击训练
1988年,肖飞的父亲肖志刚在组织官兵学条令
1962年,薛中奇的爷爷薛长贵(前排右一)在哨所留影
1989年,王立的父亲王洪涛任哨长时的留影
新兵王立在某边防哨所站岗执勤
新兵肖飞在某边防哨所站岗执勤
“爸爸,我来看您了!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工作,不给您丢脸!”元旦前夕,黑龙江省军区某边防团三连巡逻小分队前往边防一线巡逻。站在雪地里,新兵肖飞流着泪,边说边向一棵杨树敬军礼。
白杨挺立,默默无语。指导员孙启超指着这棵挺立在风雪中的杨树告诉肖飞,这就是他的父亲当年牺牲的地方。10多年前,肖飞的父亲肖志刚在连队当班长,在一次巡逻途中为救群众壮烈牺牲。
作为边防军人的后代,肖飞从小听着父亲的故事长大。他的母亲开了家造纸厂,收入颇丰。尽管家里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但母亲还是希望肖飞能子承父业,到边防去当兵。
今年夏天,肖飞参军来到边防。新兵下连时,他主动申请到一线哨所,后来被分到父亲当年戍边的哨所。
寒风中,肖飞趟过没膝的大雪,走到那棵杨树前,用手轻轻抚摸树干,然后一步一回头地踏上巡逻路……
“来到边防,我才读懂了爸爸!”谈到自己的父亲王洪涛,新兵王立饱含深情地说。
在王立的记忆里,小时候父亲很少陪他,母亲为了拉扯他累得浑身是病。“为什么爸爸不管我们?”这是王立从小的一个心结,以至于父亲转业回家后,父子俩的关系仍然很僵。
真正让他改变的,是父亲的突然离去。几年前的一个晚上,母亲打来电话,哭着告诉他父亲不行了,想跟他说最后一句话。电话里,传来父亲断断续续的话:“立儿,别怨爸爸,守边防责任重,很少照顾你……”
父亲就这么走了!挂上电话,王立号啕大哭,曾经的埋怨与不解都变成了后悔。从那时起,王立就下定决心:到边防去当兵!
“爸爸说守边防责任重,我初步体会到了。”王立告诉记者,如今每次上哨执勤,他都有一个习惯,向父亲当年战斗过的哨所方向眺望。
与肖飞和王立不一样的是,新兵薛中奇来边防当兵,是受爷爷的影响。来到哨所后,小薛最爱去的地方是哨所史馆。因为那里的“荣誉墙”上,贴着爷爷的相片。
当年,爷爷薛长贵在哨所当代理哨长时,曾因贡献突出荣立二等功。从小听着爷爷的故事,薛中奇对边防很神往。高考时,他第一志愿填报军校,因5分之差没有如愿。进入地方大学后,他一直想当兵,可当地好几年都没招去边防的兵。
去年夏天,刚刚大学毕业的薛中奇本已联系好了工作单位,可一听说部队正招到东北边防的兵,他立即决定放弃工作,到边防去当兵。
下连前,营连干部考虑到薛中奇是大学生,又是老哨长的孙子,准备安排他到连队当文书,可薛中奇态度坚决:到爷爷战斗过的哨所去。
前不久,薛中奇获得了营嘉奖。那天晚上,他特意来到哨所史馆,向“照片上的爷爷”汇报喜讯。
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沿着祖辈、父辈的足迹来到边关,他们到底在追寻什么?走近哨所,迎面看着风中飘扬的国旗,凝望着这白雪皑皑中的一抹鲜红,记者似乎找到了答案……(记者 刘建伟 特约记者 李帮宏 通讯员 秦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