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许光达与装甲兵:开坦克差点翻吓坏教员(2)
由于抗大三分校校长许光达慧眼识英雄,原十七路军上校参议、山东省委军事部参谋主任、抗大三分校教员童陆生,成为该校参训队的战术教学导师。当时参训队没有现成教材,要自己去写。编写教材本身就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加上当时延安的资料又少,困难就更大得多。童陆生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挑灯夜战,一本三万多字的教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编印好了。开课前夕,学员中有不少议论,说童陆生不是领导机关的部长,不相信他能教好。这种议论很快传到许光达的耳朵里,他怕影响童陆生的情绪,立即找到童陆生说,童教授不要有什么顾虑,要相信自己,开课那天我来主持。年轻的参谋军官们听说许校长亲自主持,早早便挤满了演讲厅。许光达首先把童陆生的情况详细作了介绍,之后说:“行与不行,童教授一讲你们就知道了,现在请童教授上课。”语音刚落,童陆生大步登上讲台,慢慢地摘下军帽,把教案放在桌上,迅速把教材发给大家,然后开始讲课,童陆生从传说中的姜太公讲到汉朝的张良、三国的诸葛亮,然后讲到八路军的参谋工作。童陆生旁征博引的讲解,使全场的学员们心服口服,都称赞他课讲得好。
曾长期在抗大总校和分校担任队长、政治指导员、教员等职务的曹慕尧,亲历了许光达在抗大总校和分校的这段岁月,对于许光达的作风和人品感触良多。
据曹慕尧回忆,他从1937年春天到延安抗大,经常接触许光达,那时候见首长很容易,很随便。有些事情需要当面请示汇报,随时可以进入他的办公室,每次都得到热情接待,他不但倾听意见,而且立即回答,及时解决问题。他总是那样平易近人,一点官架子也没有,是真正的“良师益友”。
1939年秋天,抗大三分校审查干部。学校的保卫科执行了康生制定的“深挖”方针,不进行调查研究,也不翻阅档案材料,仅仅看了曹慕尧自己填写的履历表上,记载了原先在白区工作时的一件往事,就决定撤掉曹慕尧的职务,开除党籍,搬到延安城南门外的抗大招待所去,听候审查。曹慕尧作为一名军人,当然只能服从命令。曹慕尧在招待所住了好多天,也不见上级派人来谈话。闲得很无聊。一天,和住在一起的一位叫东光的同志聊天,这位同志愁眉苦脸地说:他是东北大学的学生。“九一八”事变后离开沈阳,在关内流亡多年,他参加过各种抗日救国团体,也接触过一些国民党人士,发现国民党确实对打日本不热心。后来跑到延安,投向共产党和八路军,进了抗大,编在东北干部队学习,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党支部委员,由于家庭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很复杂,这次审查干部,被组织怀疑,看做是阶级异己分子,准备送出陕甘宁边区,让个人自谋职业寻找出路。
听了这些话,曹慕尧大吃一惊,组织上是否也把自己视为阶级异己分子?是否也打算送出陕甘宁边区?东光讲的这消息好似晴天霹雳,打在他头上,他越想越害怕,赶紧从招待所出来,一路小跑,到了宝塔山下,一头闯进了校长室。许光达正在批文件,曹慕尧敬了一个礼,就痛哭流涕,泣不成声,上气不接下气,只会抽泣,不会讲话了。
许光达从座位上站起来,走近曹慕尧身边,两手搭在他的肩上,语气非常温和地说:“不要着急,有什么事?慢慢讲清楚。”
原来以前,曹慕尧在白区做地下党工作时,有一次在石家庄市遇见叛徒张某,他强迫曹慕尧脱离共产党、停止一切革命活动。当时情急智生,曹慕尧顺口编了一套谎言,欺骗了敌人,脱离了魔爪。之后,曹慕尧立即报告了上级领导。这件事早经过中共河北省委处理,到延安后又经过中央组织部审查,陈云部长亲自谈了话,做了结论。可是在这次审查干部时,抗大的保卫科连中央组织部的结论也不管,执行着一套极“左”办法。在鸡蛋里面找骨头,硬要扣帽子,打棍子,武断地撤掉曹慕尧的职务,开除党籍。
许光达听了曹慕尧的申诉,又询问了许多细节。他立刻拿起电话,同三分校政治部主任李逸民联系,请政治部查明真相,如实上报。由于许光达的亲自过问,并且限定时间要查明情况,回报结果,所以曹慕尧的问题迅速得到解决。回到招待所还没有一周时间,曹慕尧就接上级通知,分配了新的工作。许光达这种坚持原则、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令人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