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许光达与装甲兵:开坦克差点翻吓坏教员(3)
担任装甲兵院校的院(校)长
1950年6月,毛泽东签署中央军委命令,正式任命许光达为装甲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0年9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摩托装甲兵司令部在北京正式成立。从此,装甲兵作为一个独立的兵种出现在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之中。1951年7月16日,摩托装甲兵司令部改称装甲兵司令部。从接受命令的那一刻起,许光达就把整个身心都扑在了新兵种建设事业上。他不止一次地对同志们说:“我们要树立终生为装甲兵建设服务的思想,把我们的聪明才智献给装甲兵事业。”
新的兵种建设关键,在于有一个新的干部系列。装甲兵创立初期,遇到的一个突出矛盾是严重缺乏干部。许光达向中央军委提出,装甲兵干部不能从战士中直接提拔,一定要走学校培养这条路。这样,装甲兵成为全军第一个实行院校毕业生当军官的部队。
1950年9月1日,我军装甲兵第一所学校———坦克学校(后改称第一坦克学校)在天津光明电影院召开了成立大会暨开学典礼,许光达亲自兼任校长。在坦克学校首期学员的开学典礼上,许光达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使广大学员倍受鼓舞。他说:“坦克学校的诞生,是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又一创举。建设一支强大的坦克部队,责任就落在了你们的肩上。你们要下决心当中国人民的坦克手,当个坦克专家。党给了我们这样的任务,我们就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会后,许光达视察位于天津马场道的坦克学校临时校址。这里不仅教室、营房、教员和教材严重缺乏,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没有训练场地。没有训练场地,装甲兵的实车教学就很难展开,装甲兵学校的一个重要特点也就没有了。许光达报请军委另选了校址。后来,坦克学校迁到天津大王庄。
1952年5月,许光达又将步兵第一八四师师直机关、坦克第五二一团等部合编,在北京郊区长辛店成立了第二坦克学校。学校下辖4个学员大队,1个教练大队。全校共有工作人员1000多人。尔后,许光达又筹备组建了第三、第四、第五坦克学校。1952年9月1日,在(第一)坦克学校成立2周年之际,许光达到校讲话,充分肯定了学校的成绩,同时特别指出培养出的学员要达到“思想意识健康,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勇敢,顽强,艰苦朴素,有朝气,有学识,有技术,工作称职”的要求。许光达给当时的坦克学校制订了校规:“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虚心钻研的学习作风。”多年来,装甲兵诸多学校始终以许光达制订的这4条为办学方针。
随着坦克部队的迅速发展和正规化、现代化,装甲兵急需中、高级指挥人才,坦克学校那种以初、中级干部培养为目标的办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部队建设的需要。1955年8月,国防部指示军委装甲兵负责筹建装甲兵学院。1958年6月1日,装甲兵学院正式成立,许光达亲自兼任院长,张文舟、黄鹄显、谢锐为副院长,李毅为副政委。许光达亲自参加装甲兵学院的党委会,研究教学、生活、工作关系问题。他经常深入课堂和训练场,参与制定和修改教学大纲,有时还亲自给学员上战术课。装甲兵学院自成立到1966年停止招生,共经历了8个春秋,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培养军事和政工干部2002人,为装甲兵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64年3月22日,总参谋部发出通知,要求传达毛主席2月13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毛泽东指出,现在的教育方针路线是正确的,但方法不对。我看教育改革,这样不行。学制可缩短。课程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要改革。7月16日,装甲兵召开院校工作座谈会,按照毛主席对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研究解决院校训练体制和任务、教员培养和补充、考试制度改革等问题。许光达对学习掌握全面指挥技能和新时期专业技能的关系问题,战术训练问题,坦克兵怎样才算过硬的问题,以及教与学的问题等,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决断,他的讲话统一了与会人员的思想,对各院校正确贯彻中央军委的训练方针,端正训练指导思想,纠正各种偏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许光达对装甲兵干部的素质要求很严,强调坦克部队的干部必须经过院校培训。许光达要求同院校建设相适应,在几个大军区成立坦克乘员训练团,培训坦克乘员。装甲兵这个兵种很快形成了一个培训坦克部队中高级指挥干部和基层军事、政治、技术干部以及技术兵员的完整体系。截至1965年,全装甲兵院校共培养出各级各类干部27200余人,技术兵员14900余人,保证了当时装甲兵建设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