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许光达与装甲兵:开坦克差点翻吓坏教员(4)
甘当学生的许光达
装甲兵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兵种。从装甲兵创建伊始,许光达就高度重视技术建设。1951年11月15日,许光达在装甲兵团以上军政干部集训会议上作了《关于战车部队训练中的几个问题》的报告,首次提出“战车部队是技术兵种,不能掌握技术就没有战车部队”。后来,这一观点被概括为“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部队”,得到广泛认可。
在装甲兵创建的头几年中,许光达不断要求干部带头学习技术,掌握技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许光达的一个优秀品质和领导风格。他坚持选派优秀干部进高等学院深造,同时倡导干部在职自学。50年代,许光达指示装甲兵各级领导机关建立“军官日”学习制度,给干部自学创造必要的时间条件。他在下基层调查研究、听取部下工作汇报时,总要提醒他们结合工作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尤其要勤学坦克装甲车辆新技术的知识。他自己更是好学不辍。在机关,只要军委没有重要的会议,他都坚持与机关干部一同参加“军官日”学习。只要一到院校,许光达就抽空去教室听课。
一次,许光达到第二坦克学校听射击课。教员讲的坦克炮反后坐装置的检查问题,让他大惑不解。他问教员:“报告教员,反后坐装置的检查表上的直条线为什么是斜的?它的制作原理是怎样的?”许光达提出的这个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员认真地在黑板上画图解答,然后问他:“懂了吗?”许光达站起来回答:“懂了。”坐下后,他又抓紧做了笔记。进了课堂,许光达跟普通学员一样,总是那么认真,专心致志。
还有一次,许光达到第二坦克学校系统学习坦克技术。尽管他早已经学会驾驶技术,可是仍不满足,要从头学起。课后,许光达拿着笔记本走到教员面前问:“熊教员,‘马力’的定义是什么?刚才我没听清楚。”熊教员回答说:“‘马力’,是指发动机的功率单位,一‘马力’相当于一匹马那么大的力气。”“不,我想知道这一概念的确切定义。”熊教员明白了,许司令员觉得刚才的讲法不准确,不科学。他告诉许司令员:“准确的定义是:一秒钟把七十五公斤的物体提到一米的高度所做的功。”熊教员站在许光达面前,心里很感慨:一位年过半百的将军,学技术竟是如此认真。这是他原先没有预料到的。他曾经教过好多学员,还没有一个学员对“马力”相当于马的力气提出质疑,唯有许光达叫真。
1958年8月,许光达利用一次会前空隙时间到第二坦克学校学习驾驶。这天天气很热,教员为照顾他,劝他开窗练习驾驶。许光达不听,说:“打起仗来难道也能开窗吗?”
驾驶练习结束后,年轻的教员都汗流浃背了,而他却还要参加保养车辆。教员听说许光达战争年代负过伤,又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便劝他说:“司令员,您这么大年纪,这么认真干吗?尝一下驾驶坦克的滋味就行了。”许光达笑着,拍拍教员的肩膀讲:“我是装甲兵司令员啊,不懂点军事技术,怎么去领导部队呢?再说,我也是装甲兵的普通一兵啊,为什么不能干这些事呢?”一次在上实车驾驶课时,许光达开着坦克在起伏的跑道上前进。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斜坡,许光达还未来得及把坦克调整过来,坦克便顺着斜坡驶下去了。还好,坦克没翻过去,停在一个很陡的斜坡上。这个意外情况可把教员吓坏了,他对许光达说:“首长,您下车,我把坦克开过去。”许光达说:“不,我开上来的,我还要把它开下去。在这里我不是首长,是你的学员。”说完,许光达屏住气,硬是把坦克从斜坡上开了过去。正是在许光达表率作用的感召影响下,包括许多高级干部在内,广大装甲兵官兵学军练武蔚然成风。因此,装甲兵官兵的军事技术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战斗力显著增强。
“文革”爆发后,装甲兵所属院校的红卫兵开始批斗院长、教授和教员。许光达听说后,不顾医生的劝阻,抱病赶到这些院校,对红卫兵讲:“你们批斗的这些所谓‘黑帮’,是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他们中的好多人是从国外留学回来报效祖国的,是我们装甲兵的专家,是国宝。你们不要,我要。”他下令把这些人保护起来。当他看到有些红卫兵砸毁教具,心疼地说:“我们搞起这份家当不容易,教具是无罪的,砸他们能解决什么问题。院校还是要办的,办院校就得有教具。”
1967年1月16日,许光达在“文革”中失去了自由。3月6日,装甲兵机关开始组织批斗许光达。1969年5月28日,许光达被迫害致死。1977年6月3日,在许光达去世8周年的日子,中央发出6号文件,为许光达昭雪。(何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