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美应加强与中国合作 重新掂量美日同盟
美国应重新掂量美日同盟
随着东京转向右翼政治和军国主义,美国是否能够恰当处理与日本的同盟关系?对此,华盛顿和亚太国家都需要仔细审视历史。
美日同盟是美在亚太维持冷战“辐辏”联盟和安全架构的关键一环。冷战早在20年多前结束,但华盛顿尚未重新思虑其战略。“重返亚洲”战略就是包围中国的冷战硬实力投放的升级版。高中学生看看世界地图都能得出这一结论。
美国至今尚未以面向未来的观念思考其亚太政策,而是一直陷在过去。在小布什和奥巴马治下,美国的政策是强化冷战时期的安全架构,并没有代之以适应世界力量关系变化的全新政策。
然而,今天的美日同盟境况如何?对美国利益来说这一同盟是有利还是有害?它是否已经过时?
审视历史有助于回答这些问题。日本有帝国主义扩张的历史记录,包括侵占琉球王国,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战争,占领钓鱼岛、台湾、朝鲜半岛和山东半岛等。
一些圈子现在很热衷于探讨欧洲的权力变迁,如19世纪和20世纪的英德对抗等。在这些对话中,人们经常错误地类比,将今天的中国比作德意志帝国,为“中国威胁论”提供论据。
但更为现实和符合逻辑的做法是关注亚洲历史,而不是陷入象牙塔般的幻想和类比中。因此,我们有理由反思二战爆发的原因。
最近,我从图书馆的书架中找到了一本旧书,为一门有关20世纪美国外交关系的课程提供灵感。这本封皮已有所残破的旧书名为《和平与战争:1931年至1941年的美国外交政策》。它是美国国务院1943年的官方出版物,带有国务卿的藏书标签,因为它多年前曾被当作礼物赠送给一名国会议员。
这本书对于二战开端的官方表述是,日本1931年9月18日对满洲发动袭击。官方历史说,时任美国驻中国公使向时任美国国务卿报告称,这一侵略行径“蓄谋已久”、“周密而系统地付诸实施”,不是一起偶然事件,也不是不负责任的下级官员的行为,而是战争行为。
在西方,人们常常认为,二战的起因是希特勒1939年对波兰发动袭击。其实,二战起源于太平洋,是日本于1931年开启的。日本以袭击满洲作为开端,十年后,日本袭击了珍珠港。而这也是我那本旧书的结尾。
现在,日本转向右翼和军国主义的倾向显而易见。这并不仅仅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行为,同时也反映出深刻的历史暗流以及右翼政客和官员网络的存在。有专家表示,在这一任日本首相过后,这一趋势还将继续。
这一转变以及日本的军力建设让亚太地区许多国家忧虑不已。他们想要知道的是,随着日本寻求摆脱美国保护伞,成为独立的全球军事强国,甚至是有核国家,美国是否还能管控住东京。
华盛顿现在务必要仔细思量,不能让自身软实力或硬实力因一个无法预料、咄咄逼人的日本而遭到质疑或损害。与中国和韩国加强合作是选项之一。(作者克利福德·克雷柯夫Clifford Kiracofe是美国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前高级专职工作人员,本文由伊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