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防科大理学院基金会10年为三湘贫困地区捐资助学

2014年03月03日 18: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长沙3月3日电 (吕超 张喆 徐珣)10年前,破烂校墙前,在身着老式军装学员身旁的,是一张张怯生生的面孔;10年后,崭新运动场前,簇拥在身着新式军装官兵们怀中的,是一个个如花的笑容……在国防科大理学院2003级学员队毕业10周年聚会上,老队长黄名文展出的一组10年来学员们对贫困山区学生捐资助学照片——《时间都去哪了》——将大家的思绪带回到10年前:

  2003年初,毕业前夕,时任该学员队团支书的万君萌生了为三湘贫困地区捐资助学的想法。“去平江县童市镇学区看看吧。”省团委扶贫办的同志提出建议。在学院支持下,他们一行5人来到了平江大山深处。

  位于湘赣鄂交界的平江,层峦叠嶂、连绵千里。4个多小时颠簸,他们来到了童市镇建设小学。眼前景象让本已做好思想准备的他们仍大吃一惊:没围墙、没操场、桌无底、窗透风,一间土房就是一个小学,仅有的一名老师带着三个年级的30多个孩子正在上课。

  “这是方圆几公里唯一的小学,孩子们每天得走2个多小时才能到教室。”下课后,老师边做饭边介绍情况。看着孩子们端着简单的午餐狼吞虎咽,热泪盈眶的学员们掏遍了身上口袋,将凑来的500块钱塞给老师:“我们一定会再来!”

  原来,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加之国家两免一补政策还未出台,当时的平江县贫困山区的适龄学童辍学、失学现象十分严重。

  “身为军人,此情此景,焉忍坐视?”返校后,一幅贴着万君他们与学童们合影照的横幅在该院展开,就立即引发了轰动,为贫困学生献爱心的呼声迅速传开。随后,在学院周密筹备和官兵积极捐资下,“平江爱心助学基金会”正式成立。同年4月,《国防科大理学院学员大队爱心助学基金成立及使用协议书》在平江县童市镇政府正式签订,首批7000余元助学基金进行了一期捐赠,另有34名受助学生与大队师生结成“1+1”帮扶对子。

  然而,对于贫困地区的学生家庭,钱解决不了的是观念问题。小女孩吴珍珍自幼父母离异,虽然家境贫困潦倒,却品学兼优。她父亲不支持孩子继续读书,幼小的吴珍珍常常以泪洗面,即将面临辍学窘境。了解情况后,一次回访时,大家走了3小时山路才找到了一贫如洗的吴家,跟吴父做了近2个小时的工作。最终,这位一声不吭的老实汉子淌着热泪拧灭了土烟:“读!!”

  “哥哥姐姐们,我终于像你们一样上大学了!”2011年7月,接到了盼望已久的录取通知书后,吴珍珍飞奔到村口,用全村唯一的电话里向科大学员们哽咽着报喜。那一天,许多人感到,甚至比自己当年考上科大还开心!

  在基金会的资助下,40余名像吴珍珍一样的优秀孩子带着希望走出了大山。其中不少人在高考志愿那栏都选择了军校。去年,来自郑州某军校大一新生徐锦前给基金会秘书向庆发来这样一条短信:“我终于能真正地叫您一声教导员。成为一名军人,我无比自豪;作为您曾帮助过的山里孩子,我希望能加入基金会,将爱继续传递给家乡人民。”不久,基金会收到了来自他的1000元汇款,汇款信息:情系大山。

  10年间,该院学员换了一茬又一茬,爱心助学的接力棒越传越旺。从最初的捐款、捐物,到如今“五个一”爱心帮扶计划——每月一次爱心捐款,每季度一次电话回访,每学期一次主题交流,每年一次志愿者行动。

  资助之外,更有“知”助。每次,学员们都会带满几大包学习资料,充当课外辅导员,为孩子们答题解惑。一些从艰苦地区考上科大的学员们站在台前讲述自己亲身经历,为大家播撒正能量。

  现在,基金会规模已逐步扩展到了全校,会务管理也愈发正规有序。他们参照国际国内先进的基金会运作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始终坚持公开透明。截至目前,全校师生共有8000余人次参与,累计捐资4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近500人,直接帮助80余名学生完成小学至高中学业,其中,该院副院长许超先后资助2名学生完成高中学业,资助金额达3万余元。另外,他们还向学校师生捐赠衣物、学习用品等3000余件,并为平江县童市镇恩溪中学、建设小学投资5万余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回到开头一幕。“时间都去哪了?惟愿一生把爱交给他(她)。”横幅上,一句句动情留念后,同学们从口袋里拿出2000块钱交给了现任基金会会长的黄名文说:“请转告孩子们,我们永远是他们的亲人。”(完)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