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明确表达对马方不满 全球仍百思不解
“等了17天,居然是这样一个结果。”马来西亚政府24日深夜突然宣布“MH370最终终结在南印度洋,无人生还”消息后,世界普遍感到震惊、失望和难过。25日,马来西亚官方的两场新闻发布会并未“交代”更多细节,外界的突出感受是,仅凭一家英国卫星公司的推测就对239名机上人员的命运下“判决书”太草率。马来西亚的努力外界并非视而不见,但这个国家在过去两周多的如潮质疑中完成了国际舆论场中的另一种“声誉”构建:信息披露不一、行动混乱拖沓、态度冷漠傲慢。马航飞机失联引发的谜团越滚越大,有分析将其与“20世纪的肯尼迪遇刺案”相提并论。25日国际媒体要求马来西亚尽快公布“具体”细节的呼声很强,与此同时,他们也把希望投向MH370疑似出事海域:澳大利亚西部的南印度洋。这是一片海况极其复杂的海域,曾经去过那里的美国记者说,在这里搜寻黑匣子,相当于“在大海里捞一枚移动的针”。
马来西亚连续两场发布会
“亲爱的印度洋,保证他们的安全,温暖他们,拥抱他们,带走所有的担心,好好照顾MH370,直到我们带他们回家。”马来西亚交通部25日下午1时在其社交媒体“脸谱”上写下这样一段“温情”的话。不过,4个小时后,在各方期盼的新闻发布会上,马交通部部长希沙姆丁对于马航坠毁细节的表态“含金量少得可怜”。
希沙姆丁在发布会上称,马方没有放弃任何一个线索,但有些细节不能马上透露,因为会危害调查。和当天中午马航的发布会一样,希沙姆丁称飞机着陆的可能性非常小,机上人员生还可能性很小。希沙姆丁强调,对MH370的结论是非常有技术性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用6架波音飞机的数据确定MH370方向,搜救目前集中于南线的南部。对于马方为何没有及时披露信息的质疑,希沙姆丁称,得到该信息确实有一段时间,数据分析是跟美方、英方专家共同合作,数据分析工作量非常大,海事卫星组织确定结论后,马方立即发布消息。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以一种创新的方法对卫星数据进行分析,解开失踪的MH370航班最终去向之谜。由这家总部位于伦敦的通信卫星运营商和英国航空事故调查人员进行的分析,“决定性”地证明失踪飞机最后发出的信号来自南印度洋的一个偏远海域。这便是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发布消息的依据。纳吉布25日在国会辩论上表示,“这是最有结论性的消息”。24日晚10时,纳吉布向世界宣布“MH370终结(end)于南印度洋”的消息,世界媒体普遍的解读是,这架飞机已经“坠毁”。《环球时报》记者在吉隆坡看到,25日多家马来西亚报纸头版采用黑白印刷,哀悼MH370“坠毁”。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报道称,马来西亚霹雳州决定26日将州旗降半旗,为MH370航班致哀。纳吉布表示,未发现残骸前,政府不会降半旗。
“为什么突然确定坠毁?这是使用什么新方法确定的?波音飞机会找到吗?下一步怎么做?”德国《图片报》25日的一连串疑问代表了世界的普遍疑惑。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纳吉布的公告早在预料中,但比预料来得早得多,且其发布公告的依据显得不够充实,当天早些时候各国宣布发现疑似残骸时,马方还表示“不能贸然下结论”,但几小时后何以改变立场?美国《野兽日报》称,现在根据英国机构的一番猜测,马方在未发现任何实质性物品的时候就确认飞机“终结”了。报道也打出若干问号:从刚开始在南海进行搜寻时,马方为何迅速、频繁地进行否认?难道是马方早就知道飞机不在那里?
纳吉布25日表示,MH370航班飞机的黑匣子是唯一能够查明航班上发生何事的线索,马来西亚将尽全力搜索黑匣子,“现在不是将这一事件政治化的时候”。不过,各种政治解读接二连三。马来西亚英文报纸《今日大马》评论称,为何搜寻了这么多日无果后突然宣布坠毁?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难道这是政府难以忍受批评或内部斗争的结果?《日本经济新闻》称,中国政府已经发表意见称“要求马来西亚提供所有的信息和证据”,这是明确表达对马方信息公开态度不满。
德国《图林根日报》称,现在终于清楚飞机已经坠毁,但全球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文章认为,在没有确凿证据下的解释,潜藏着阴谋论,这是不幸中的不幸。
【环球时报赴马来西亚特派记者 李宁 ●驻外记者 韩超 欧晓明 杨明 青木 ● 伊文 甄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