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被指应放弃“阵风”战机 花费恐达计划3倍
据《印度教徒报》网站4月17日称,印度国防部长拒绝在全寿命周期成本尚存争议的情况下,与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签约200亿美元购买126架“阵风”战斗机。印度防长的这个立场完全有其道理。在作战飞机通常能够达到的30到50年的服役期限里,生命周期成本通常至少是初始采购成本的3倍。在印度即将迎来新一届中央政府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用其他方案取代如此昂贵的采购项目。
印度所处的地缘战略环境要求印度空军时刻准备应对多层次两线冲突。这就要求作战机群中既要有苏-30这样昂贵的高端战斗机以及未来的第五代战机,也必须包括大量相对廉价的战术飞机。后者可以轻松应对可能给昂贵武器带来风险的低烈度冲突。
曾在数十年里担当印度空军主力的数百架米格-21、米格-23和米格-27飞机将迅速退役,仅仅留下6个改进型米格-21中队和4个米格-27中队。这就意味着印度空军的作战机群规模眼下远远低于39.5个飞行中队这一额定规模。
印度在2007年7月28日发出126架“中型多用途作战飞机”项目的建议邀请书,并表示会以期权采购(指在本项目外采购更多相同装备时将参照本项目既定价格执行)的方式另外购买63架。购买126架飞机的预算为4200亿卢比,当时约合102.5亿美元。近日有报道称,进入最终候选名单的126架“阵风”战机目前的预期售价达到200多亿美元。这一价格不仅会超过最初预算接近一倍,而且考虑到自建议邀请书发布以来卢比对美元汇率的贬值趋势,印度可能实际上将支付几乎3倍的预算,即将近1.2万亿卢比。而这只是初始采购成本而已。
虽然主要由印度自主设计开发的“光辉”多用途轻型作战飞机与“阵风”战机的战斗力并不在一条水平线上,但是“光辉”的作战能力远远胜过其想要取代的米格-21战机。即使“光辉”在实现完全作战能力后的单机价格增加到3000万美元,126架飞机的总价仍然可以控制在40亿美元以下,仅为相同数量“阵风”战机的五分之一。
有些评论员似乎没有注意到“阵风”战机在2001年开始服役时距离其首次试飞已过去将近15年了,这样的间隔并不比将在明年底拿到最终飞行许可的“光辉”战机短多少。
总而言之,承受得起的空中力量才是有效的空中力量。反过来讲,承受不起的空中力量属于一种糟糕的战略。